外面的事情进行得如火如荼,虽说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次文会靠的是程家公子。
但也有少数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拜牧老先生所赐。
他们消息灵通,知道如今牧老先生如今就在府衙后院住着,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他老人家原因。
若不然,怎么程家公子早不办晚不办,偏偏等到牧老先生来了,这才开始准备一切?
牧老先生稀里糊涂地做了当事人之一,等到他从衙役那里听说时,整个定水县的人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于是,等到文会这一日,参与其中的不仅有文人墨客,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魏如玖和程家父子都去参加文会了,余筱影闲呆在府衙后院里,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孟嘉晏所在的院落。
其实,她已经有两日没有过来了,不知怎的,居然能走到这儿来。
孙嬷嬷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站在院落前犹豫,便很有眼色地退后了几步。
不管以后怎样,自己一直跟着她就是。
她到底还是踏进了院落。
孟嘉晏和魏如玖连带着护卫们住在同一个院落,人一多,这小院便显得有些挤了。
今日大家都出门看热闹去了,院子里留下的人不多,猛一看去,还有些空落落的。
室内的孟嘉晏已经听到了动静,刚开始以为是府衙里的人,后来听到脚步声慢慢停下,却又不见人进来时,便好奇地往外看了看。
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她有时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愁绪。
虽然从不见她悲春伤秋的样子,相反,从魏如玖那里他听说了不少关于她的事。
他话语中的她,总是笑嘻嘻的模样,就算一时不高兴,也很快能开心起来。
跟自己以为的她,是不一样的。
他确信自己的感觉是不会错的。
随即便有些失落,就算真是如此,他又能怎样呢?
这一会儿的功夫,余筱影已经向着他所在的屋子走近了。
院子里留的有伺候的仆从,看她过来便急忙转身通报,室内的孟嘉晏整了整衣衫,这才从桌案前起身。
他的伤还没好,每日也就只在室内走几步,古大夫反复叮嘱他切莫心急,千万不能急着外出。
他自然是听的,本来嘛,这么热的天儿,又不用赶路,他出去也是无事。
不过,想起今日的文会,他心底还是有些好奇,难不成真的还跟前两次在京都的文会一样?
“孟二公子的伤似乎好多了。”
余筱影带着孙嬷嬷走近几步,她并没有打算进屋的意思,门前两边正有长廊,她便随意地坐在了廊下。
木质背靠许是之前被太阳照得久了,如今还有些温热的感觉,她坐下后和孟嘉晏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一会儿便觉得懒意上头。
“孟二公子啊……”
话音落下,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感觉自己反应变得迟钝起来,话还没有想好,便脱口而出道:“那日你为何会在?”
话一出口便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为何会在?为何会在?
自己对这件事很好奇吗?人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难不成也有了这种前兆?
是因为心底一直好奇,而被压抑住了吗?
孟嘉晏倒没有想这么多,只当她随口一问,但他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解释。
场面一时尴尬起来,也就是这时,两人都听到了魏如玖的声音。
“你,你们猜今日的文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