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人心罢了(1 / 1)

<>

“来了?”

依旧是水汽弥漫中,北堂野这一次却是坐在桌前看信。

“恩。”

安若素点头,走过去瞟了一眼信封上的署名,便觉了无生趣。

北堂野抬头,就见她神色淡淡,似乎不太高兴的样子。

他说:“钦天监上报,这场雨要下很久。这场闹剧,需要持续很长时间了。”

北堂野把手中的信纸丢到一边,在水汽弥漫的房间里看信,显然他是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的。

“你要是觉得无趣,就去黑刀看看吧。这么多年了,那边到了不少新人,都快不认你这个主子了。”

安若素摇头,她从桌上挑出来一封信,直接从中撕开。

片刻后,署名为西山宁家的信,就如同雨打落花般,躺在了潮湿的玉石板上。

她道:“一切如常吧。”

这就是不去的意思了。所有事情,都按照以前的来。

北堂野看着纸片落地,墨色从潮湿中晕出,便笑了:“你倒是下手快,就这么两天那个冬蝉就对你死心塌地,这让我想起了往事。阿若,这一点我不如你。似乎接触过的人,都会向着你一般。”

“人心罢了。千万人心把持不了,一两个还是可以的。”安若素直言不讳。

人心么?若以虚情,换来的只能是假意。北堂野觉得怪怪的,今晚的安若素和之前不一样。

居然连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

“你这样说,那些暗中护着你的人,心中会难受的。”

“不会。”安若素答的笃定。

“我如何,他们都知道。相较于暗中行事,我更喜欢阳谋。”

北堂野默了。

和他一起阴人的安若素说出这样的话,他都替对方脸疼。

“无论是路伯还是安择,都清楚我的目的。他们接受了。”

北堂野越发觉得安若素和平日不同。

“今天你倒是直言不讳,遇到什么事了?”这样的话,居然都直接说了。如果魏成道在,北堂野真想看看他现在是什么样的表情。

心心念念的大长公主,大谈御人之道。魏成道等人若是知道,脸上一定会是格外精彩的。

“今日我灭了一人心,感觉怪怪的。”

安若素也不知自己此刻,怎么会这幅悲春感秋的模样。

北堂野如同一个过来人,满不在乎的说:“习惯就好。这世上总有很多是得不到,就连触碰都奢望的东西。”

安若素点点头,她觉得从年岁来说,北堂野经历的终究是要多一些。

“所以,你是把谁的前路后路给断了?”北堂野问。

安若素这才明白,他刚才那话不是说给她,而是在替受害者缅怀。

“没谁。”

真是高看了北堂野,居然会觉得他的话有道理。

“哈。”北堂野摊手看她,耸了耸肩。“孩子大了就不和我这个长辈亲近,寡人真是心疼自己。”

安若素木着脸看他,顿了顿才开口:“我们是平辈。”

“长兄如父,你没听说过?”

“没有。”安若素嘴硬。

北堂野见她这样,只能揭过不提,换了件事说。

“前方传来消息,那小子有些问题。”

“谁?”

“拿黑刀的那个!”北堂野简直要被安若素气死了。

苏皓?安若素凝眉。

“苏家的优良传统吗?倒是辱没了冯姨的一番心意。”苏皓出征是冯姨的遗愿,如果他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安若素觉得自己都要没办法向冯姨交代了。

“事情还没定论,太早说这样的话。说不定这是他的缓兵之策。”北堂野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没什么信心。他也觉得怪异,安若素这个看人下菜的人精,居然会有看错的时候?

“算起来,还是王老将军那一脉要好些。”安若素垂眸,藏在袖子里的手指轻晃摇摆,一枚新铸的铜钱被她夹在指缝,内敛的不止有精光,还有杀机。

“王老将军好是好,就是太过胆怯,总觉得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的一日。他却不想想,就算我是那样的人,如今的形势也容不得我做出那样的事。”

安若素垂首,指缝里的铜钱被握在了掌心。她说:“王小将军看的明白。”

北堂野着重看她,这话说的太直接。

“我只希望,守住父皇的江山。你呢?”他问。

“我要国泰民安,海清河晏。”

北堂野叹了口气,有些不明白安若素看起来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执着于此。“阿若,十年前我也是这样想的。”

海清河晏,谈何容易?水至清则无鱼。

国泰民安,简单的四个字,在大乾风雨飘摇,存亡之际,这样的志向显得格外苍白且无力。

就如,没有地基的琼楼玉宇,只需一阵清风来,便能覆灭所有浮华。

安若素不疾不徐,无怒无喜:“父亲说过: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果没有路,走出来一条就是了。你回去吧,既然有此决心,黑刀卫那边你就去。荒废了十一年的时间,你也该好好练练了。”

这话是北堂野说的。

他狡黠一笑,显然把话题又绕了回来。

从黑刀卫绕到拿着黑刀的苏皓,再到老将军的顾虑,最后绕回安若素不会回避的话题。

以进为退,表明立场。让安若素不得不去。安若素抬头,定定看他,忽而笑了。

啪。

铜钱落地,发出脆响。她说:“好。我去。”

安若素离开后,北堂野看着地上的铜钱笑了。这是铸造司,新制的钱币。

外圆内方,与先前的小钱别无二致,却大了三分。

他想到安若素离开前说的话。

“这改换货币的活计我接了。等我满身铜臭,你可别认不出我来。”

“食为万民之本,我要罗三粮店成为大乾最大的粮商。”

“两广盐路那边,我举荐三九之父,青山县主簿三六一。”

“此人为先皇在位时的秀才,我曾查过他的卷宗。一个贫苦之地来的小小士人,能被单独立案,就足以看出他的本领如何。能教养出三九的人,自然不可小觑。

三六一还是父皇曾要招揽的人才,不过当时被前中书令暗中阻挠,三六一只能憾然离场。

此人,可用。”<>

最新小说: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三国美色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霓裳铁衣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