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酒,三个人,直接到了次日早上。
何奶奶早起,见这三个喝的咛叮大醉,二话不说直接拎起来扫帚,一一打过去。
“翻了天了!居然喝了一晚上!”
三九被打的抱头鼠窜,双眼迷蒙的看到何奶奶,脚底抹油,直接跑了。
何奶奶看着三九流窜,丢开扫帚,提起何慧慈的耳朵,把人拎了起来。
“今天不去大理寺了?不是说要把那个看不顺眼的贪官弄死吗?怎么就喝成狗了?”
安若素何奶奶不忍心打骂,三九和何慧慈她是一点情面都不留的。
昏昏欲睡的何慧慈听到何奶奶在自己耳边的喊声,骤然清醒。
他睁开眼看着坐在对面,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的安若素,心中警铃大作。
果然,他就见安若素打了个哈欠站起身,说:“何奶奶,我先回去了。这两个酒鬼昨天非要拼酒,还要拉着我,真的是太讨厌了。”
何奶奶见安若素一点宿醉的模样都没有,嘱咐道:“回去吃点东西在睡觉,何慧慈你买的乌龟壳真的太小了,连住个人都不行!”
何慧慈被迁怒,苦着脸看着安若素脚步稳健的离开,心里泛着嘀咕。
“奶奶安若素骗你的,她喝的比我们还多呢!”
“你骗谁呢?我就没见若素喝过酒,我看你是跟那些当官的学坏了!”
安若素出了何慧慈家的大门,扶着墙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居然上头了,差一点就要被何奶奶发现了,好险好险。”
头昏昏沉沉的,安若素没准备走半个城回到罗三客栈,干脆就准备找个地方住下。
走了好一会儿,安若素也没见附近有客栈。
想了想,觉得也应该是如此的。毕竟这里不是什么主干道。
安若素正琢磨着要不要回罗三客栈,便后领一紧,被人往后扯了一下。
安若素握紧袖子里的短刀,回头看清来人才是微微松手。
“苏皓?你在这里干什么?”
苏皓看着一本正经问他问题的安若素,闻到了浓郁的酒气。
他问:“喝酒了?”
安若素拍开苏皓扯着她衣服的手,在原地转了一圈,这才面对着苏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她摊开手臂,笑眯眯的看着苏皓。
苏皓见她这样,有些头疼。
“给我过来。”
说着,他就自顾自的往前走去。
走了一段路,他回头看,果然见安若素乖乖的跟在后面。不过一路上东看西看,和平时的时候格外不同。
苏皓折回去,扯住安若素的衣袖,防止她撞墙。看她一副迷瞪的模样,不由问道:“喝了多少?”
“三十二杯。”
如此精准的数目,让苏皓觉得好笑。
谁喝酒会数这个?
苏皓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问:“和谁喝的?”
“谁?人呀。”
回头看了一眼安若素,确定她不是在装傻,苏皓不由加快了脚步。
他依旧问:“什么人?”
安若素仰头,看天想了好久才说:“何呆子。”
“何呆子?何慧慈?”
苏皓想了许久,才想到安若素口中的就是先前在皇宫里北堂野提到的何慧慈。
“怎么什么地方都有那小子?”
苏皓心中有些别扭,加快了速度往前走。
安若素被他扯得跌跌撞撞,有些摸不着头脑。
等到了苏皓被赐下的宅邸,她已经彻底酒劲上头,昏昏欲睡了。
苏皓见她抱着梁柱不肯往前走,想把人抱去客房,又不好动手。呆站在原地,觉得脑仁都要疼了。
“怎么就一点没个女孩家的样子?”
苏皓无奈,只能心一横把安若素从柱子上揭下来,一鼓作气把她丢到了客房的床上。
看着抱着被子酣睡的安若素,苏皓一个头两个大。
“这幅样子,要如何能嫁的出去?唉,算了。”
苏皓想到之前弟兄们见到安若素时的反应,顿时觉得自己的担忧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安若素这一睡,便到了下午。
她揉着因为宿醉而有些疼的头,睁开眼睛。看到陌生的环境后,猛的坐起身,四处打量一番后,才想起来怎么回事。
“喝酒误事,喝酒误事。”
跳下床,安若素闻了闻身上的酒味,厌恶的皱了皱眉头。
她打开窗户看了看天色后,发现天色已晚,顾不上走门直接从窗户跳了出去。
此刻苏皓刚收拾好,拿着帖子要出门赴宴,就见安若素从客房窗户跳了出来。
“安若素!”
苏皓简直想打人。
放着正门不走,安若素竟然这样爬窗户。
“啊?”安若素刚站稳,向着苏皓看了一眼,见到他手里深蓝描金的帖子,摆了摆手。“你先去吧,你先去吧。”
说完这句话,她就直接冲了出去。苏皓见状,连忙追了上去。
“你给我站住!”
安若素往前走了段距离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终点是墙之后,二话不说踩着角落里的假山和矮树,就翻过了墙。
追过去的苏皓看着安若素利落的翻墙离开,恨不得跟上去教训人,可看看手上锦绣楼的请柬,又迟疑了。
“算了算了,反正她有我的牌子,应该出不了大乱子。”
苏皓压着满腔怒火出了门,很快就在半路遇到了先前同行的将领。
三三两两把臂向着锦绣楼走去。
之前对安若素颇有兴趣的一个男子,见到苏皓就扑过去,连连问道:“苏皓你家表妹不是说今天请客吗?怎么你都没发帖子?”
提起来安若素,苏皓就头疼。
他有些不以为意的说:“说不定她都忘了。”
请人吃饭没什么,可请他们这批人一起吃饭,那就有点结党营私的意味了。
先前苏皓还没想到这一点,可见了昨晚朱雀大街寒暄的众人,他福至心灵的悟了。
安若素如果真的能忘了这件事,他觉得也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她匆匆忙忙跑出去,是要干什么?
苏皓心中有疑问,应付着身旁的人,和他们一起进了锦绣楼。
早十几年前锦绣楼在京城之中就很有名气,但凡开榜日无论是文试武试,楼中定然是高朋满座。
最近这些年虽然没有早年的盛况了,可有富商陈家撑着,还不至于衰落。
锦绣楼楼如其名,不负锦绣二字。
本文来自瓜 子小说网 WWW. gzbpi.com 更s新更q快广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