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柳氏《阴阳经》
柳印杨再次翻出相册看了一遍,心中越加思念父母,不知不觉翻看起族谱来。
柳下村在此建村粗略算下来也得有三百多年的时间。
柳下村村名是后来外来人给取的,原因是村外的一颗老柳树,这颗老柳树据说是老祖来到这里亲手种下的,而他们整个村子的人又都姓柳,久而久之村子就被称之为柳下村。
柳下村延续继承并发扬了老祖魂修者的家传绝学。所以族中祖辈都是魂修者一脉相承,到他这辈已经算是第九代,说是九代要是按照岁月来说的话,已经有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自然就是老祖来此落脚的时间。
整个柳下村就是一个大宗族,发展到如今已经拥有了十二个支脉。十二个支脉的老祖乃是始祖的孙子辈,那时是柳下村最强盛的时代,家族中有十二个天赋强大的魂修者,在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家族中可不多见。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柳下村魂修者拥有了十二支脉家族这也是为什么有十二个支脉的原因。
柳印杨这一支脉乃是三代中年龄最小的老祖的后辈,曾经人多的时候也有近百人。
那是柳下村总人口接近一千人,而现在整个柳下村只有三百多口人,因为百年前的战乱所致,不仅他们柳下村,就连整个国家的人口都锐减了近三分之一。
经过百多年的休养生息,从建国初期的几十口人,恢复到了如今的三百多人。
柳氏十二个支脉魂修者,都延续了下来。
柳印杨所属的这一支脉,在其曾爷爷柳允初以及爷爷柳道明的努力下也成功延续了下来。
柳道明苦练近三十年,才达到了神魂出窍境地,有资格称之为魂修者。神魂出窍是作为魂修者的一个门槛,没有达到的魂修者,不能称之为魂修者,只能称为修魂者,一字之差,便是天地之差云泥之别。
但是这种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的人,毕竟是少数,也许是有先例的原因,他们这一支脉延续魂统的道路一直不顺,柳印杨的曾祖爷爷柳允初,柳道明的老爹也是在年近六十的时候才成为了魂修者。
柳道明最为其唯一的儿子,眼看就要断绝传承,曾祖最终郁郁而终,不过爷爷柳道明虽然知道自己并没有上好的资质,但也没有放弃,有一股信念支持着他,那就是老爹也是在修魂四十多年才成功,既然老爹能成功,我为什么不能呢?
就这样在这样一股信念的支持下,苦修三十多载终于修成正果。
虽然柳道明也经历了老爹同样的经历,生育六个儿子都是没有魂修体质,在其就要绝望的时候,也许是由于其成功晋为魂修者的原因,同年柳印杨的奶奶生下了他的父亲柳星源,竟然是魂修者体质,爷爷柳道明喜极而泣欣喜若狂,祭祀祖先,他们这一支脉魂修者的身份总算后继有人。
因为柳印杨的六个大伯,均不是很适合魂修,当然不是不能修炼,只是最高成就有限,也许练功几十年后可以达到神魂出窍,但他们都不是意志坚定之辈,没有柳允初与柳道明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追求态度。
在柳氏魂修最强盛的时候,却生不逢时碰到了战乱年代,令逐渐庞大的柳氏家族遭受到了战争的洗礼,从最鼎盛的近千人将至了几十人最终辛存下来。
但是柳下村的宗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死伤严重,如今整个柳下村也不过六七十户人。
现在的柳下村中族人中还保持者每个支脉都拥有魂修者。
柳印杨他老爸虽然可以继承魂修者传承,但他不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在成年后还是分家另立门户--俗称分家过。
不幸的是在你年前由于某个原因,老爸老妈都去世就留下了他一个人,还好叔叔伯伯姑姑多,吃穿用度总不会差了他的,想到着柳印杨放下族谱,深呼吸沉寂了下心情,暗道:“我要尽快成为魂修者”,虽然老爹曾经给我说过,我的体质很适合修魂,但如今他已经修炼了近十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丝毫触及神魂出窍的境界,这令他很是惭愧。
痛定思痛后,柳印杨沉下心来进入了魂修状态。
柳印杨修炼的家族中流传下来的《阴阳经》,虽然名字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其实就是一个手札记,记载着一些简单的引导印诀,以及一些随笔感悟。
魂修者,顾名思义就是修炼神魂,古时称:人有三魂七魄,这是有根据的。
三魂分别为天地人三魂,人魂主凡,也就是生魂人活在世主要是生魂,而另外的天魂与地魂,天魂已经被天道隔绝在外,不能再修炼,只能修炼地魂,地魂也就是现在的神魂。
天魂原本乃是修仙的途径,如今天地大变,仙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越来越遥远,近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遇到过仙,当然如果是鬼仙的话,现在的魂修者在以往也被称之为鬼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鬼仙一次成为了禁忌,从而演变成了魂修者。
魂修者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魂师。
七魄却是三魂的七种印记,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
七魄又对应着人类的七种情绪:喜、怒、哀、惧、爱、恶、欲。
七魄在人活着的时候对于魂修者来说,是不可修炼的,不然容易走火入魔,只有魂修者脱离肉身后成为灵虚界(古称地府)生灵的时候,才可以修炼,从而有了一句谚语:“活者蕴神魂,死后化灵魄!”
其中活者匀神魂,说的就是蕴养地魂从而达到神魂出窍,进而成为魂修者。
死后化灵魄,所谓的化灵魄说的是重新演化七魄,因为七魄的另外一种解释乃是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与人的功德有关,一魄天冲-和魄代表平衡之力,二魄灵慧-智魄代表智慧,三魄为气-气魄代表正义,四魄为力-力魄代表力量,五魄中枢-德魄代表品行,六魄为精-精魄代表善恶,七魄为英-义魄代表生死之义。
人死后如果是普通人的话,七魄就会湮灭,魂修者死后七魄会分解重生,也有浴火重生之意。
灵魄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开始,神魂只是生命的延续。
《阴阳经》这本书中记载的东西,只有他们柳氏嫡系传人才能看懂,当然如果只是字面意思,认字的都可以读懂,但其中的弯弯绕绕,以及字面意外的注意事项,却不是可以从字面中看出,也就他从小便被老爹灌输了一些东西,读完这本薄薄的经书,他这才有壶提灌顶之感。
经书中记载的文字很少,十几页不足三千字的文字记载,但其中却有大奥秘。
柳印杨此时躺在床上,和普通人睡觉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有细微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的双手交叉放置在胸前,拇指在下面按着印诀,印诀有天、地、人、乾坤、阴阳五种。此时柳印杨恰的是乾坤决。
柳印杨练了十年的童子功,如今《阴阳经》到了最关键的关卡,通天地神桥之阴灵眼,通天地神桥就是现在修魂者所谓的神魂出窍。
《阴阳经》虽然没有注明必须要童子之身才能修炼,不过只有保持童身的人,最有可能修炼到神魂出窍,当然不是说阴阳交泰之人就无法修炼,只是那样修炼之人只能细水慢磨,用长久的功夫才有可能修成。
修炼阴阳经首先要身居阴阳属性体质,而柳印杨是这一支脉唯一一个优等资质的人,当然他的父亲也是身居优等资质。
《阴阳经》中记载修炼方式很自由随意,可以以任意姿态练功,躺着坐着趴着,站着都可随意练功,当然需要注意唯一的一点,那就是要掐诀,注意功法中的小技巧。
正是由于功法的这种特性,柳印杨这些年来一直练功,上学,都没有暴露他是魂修者的身份。
说是没有暴露,其实他大学寝室中,就有两个最好的朋友知道他有这种本事,当然柳印杨是不知道这一情况的。
柳印杨向往时一样,思维放空躺在床上苦练灵决。
虽说是灵决,但现如今天地变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不适合生灵修天魂,所以就算柳印杨修炼的是灵决,也不能修炼出小说中飞天入地、移山填海那样的大神通来,就算简单的强身健骨,也不能做到,只能强大神魂。
相传在百年前大禹帝国未建国时,修魂之人还是可以做到简单的法术运用,俗称奇门遁甲之术,可以不时利用玄学奇门遁甲之术为自己某个福利,如今却再也难以见到这等有大本事的魂修者,当然这只是指肉眼凡胎之人眼中,在魂修者神魂出窍后,还是可以运用奇门遁甲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