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老和尚虚寂,只是不住的流泪。
“十三年前,十三年啊~”老和尚喃喃自语,空洞洞的眼眶仿佛凝聚了目光,而那目光又穿越了时光“似乎就是那一年,我徒弟空然忽然回来告诉我,当年那位女施主成亲了,嫁人了。也是那一年,我终于修成了心眼,达到了师父说的境界。那一年,我终于能再次离开寺里了。我等了十三年,每年都来此,打坐,诵经,只想再见她一面,问问她过的好不好。我原以为是她嫁了人,不愿再见我了。其实这样也好,只是啊,却不想终究是我没能赴约,却不想,终究是我负了她。”
陆轻尘和少年静静听着,就连一直躲在神书里吃糖葫芦的的小萌萌也忍不住冒了出来,坐在陆轻尘肩上,抱着手中的糖葫芦,眼泪汪汪地哭了起来。当年的女侠与和尚,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至今参与的有些已经死去,在世的,大抵也时日无多了吧。
“我小的时候,家乡发了洪水,只记得父亲把我和母亲放在木桶里,怜惜的看了一眼,就被大水吞没了,那时我很害怕,一直哭一直哭,最后我和母亲却是逃过了一劫。可是母亲只是一介村妇,没什么谋生的本事,家又被水冲走,养活不了我的。走投无路之下遇见少林和尚也就是我的师父,她当时带着饿的发晕的我跪在师父面前,求他收下我,好救我一命。师父本是不愿的,但是她后来一把将我推到师父怀里,最后看了我一眼,就跳到河里,追随我父亲去了。”
老和尚叹了口气,苦笑一声:“贫僧自知时日无多,本该安然离去,却不想~唉~”
半晌,又继续说道:“师父当时拦之不及,面色悲痛,看着我只是说着‘罪过~罪过~’就带着我回到了少林寺,为我剃度,出了家,法号虚寂。后来师父又在我身上找到母亲用手绢包裹着的半块饼子,师父就拿着那手绢,找了个地方给母亲一座衣冠冢,年年带着我去祭奠。那时的我还年幼无知,不知死为何物,只当与生病无二。又见多有香客于佛前祈求,只觉祭奠与求佛无二,便学着叩拜,每拜一次就说:‘保佑我娘早点好起来。’当时师父听了,每每也只是叹息。”
“等我大了些,就知道母亲再不会回来,前去祭拜的次数却是更多了,只是已经不再叩拜。到了那里,我便静坐,诵经,末了,离去。离去了,我依旧诵经。佛说,诵经是有功德的,我不指望我诵经能得多少功德,我只希望我母亲死后能平安喜乐。”
“后来我师父说我慧根颇深,便让我做了武僧。因而我每日又多了习武。如此过了十六年,有一天师父说我该下山去看看了,让我去闯十八罗汉阵。我过的很艰难,但还是过了,于是得以下山。”
“下山之后,也无去处,只是随心意。风吹到哪,和尚就到哪,一路也只是诵经,打坐。困了,倒头就睡;醒了,抬脚便走。饿了,便去化缘;渴了,讨口水喝。遇风雪天气,不觉悲戚;遇冬日艳阳,不觉欢喜。直到那天,我遇上了独孤彦。”
“初见她时,她正与几个武林人士打斗厮杀,那些人个个武艺高超,怕都是江湖一流好手,可是她只是咬着牙,护着身后的一家三口。”
说到这,老和尚虚寂忽然停了下来,半晌,才道:“当时她的目光,像极了我母亲当年。”
“那一战后,那几个江湖人都死了,我也失了双目,断了双腿。当时以为她伤的不重,如今想来,所受内伤怕是不比我轻了。两个月,她一步一步拖着我回到了少林。一路上,我只是吃饭,喝水,诵经,偶尔也说说话。她时常会让我给她讲几个故事。讲解几段佛经,我知道她原是不信佛的,自也是不愿听的,佛经毕竟没故事好听,但我还是时常讲几段。那时的我只觉能多说上几句话,便是好的。”
“有一天我给她讲了个三皈依的故事。从前,有个老和尚,总是被贼光顾,他忍无可忍了。有一天,贼又来了,他就对贼说;‘请你把手从门缝里伸进来,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那贼听了高兴极了,就把手从门缝里伸了进去。谁知老和尚一把揪住他的手,捆在柱子上,然后用棍子痛打他,一边打还一边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贼痛极了,无奈跟着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便是佛经里著名的三皈依的故事”老和尚讲的认真极了,仿佛又回到了当初。
“彦听完了忽然‘咯咯笑’了,说:‘你这是三皈依,我这却有四皈依,要不要听?’我疑惑问‘何谓四皈依’,彦却抓着我的手笑着说:‘皈依佛’我便跟着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僧’‘皈依彦姑娘~’‘皈依~皈依彦姑娘’她又笑了,笑的很开心。于是我也笑了,我不在乎清规戒律,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