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
马尼拉人质事件(ManilaHostageCrisis,或称菲律宾人质事件、8?23香港人质事件),菲称为黎刹公园人质事件(RizalParkHostage-takingIncident)。事件源于2010年8月23日,被革除的菲律宾国家警察前高级督察罗兰多·门多萨强行登上一辆属于香港康泰旅行社旅行团的旅游巴士,并挟持车上23名人质,要求菲律宾政府恢复他的职务,最后以15名人质中,7名受伤、8名死亡及匪徒死亡告终。该事件不仅造成了菲律宾共和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关系紧张,而且香港保安局向菲律宾发出黑色外游警示至今。2013年10月22日,菲律宾马尼拉市政府进行正式道歉。2014年4月22日,菲律宾马尼拉市长访问香港为人质事件道歉。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
时间
2010年8月23日
伤亡情况
香港游客8人死亡
嫌犯要求
将其高级警督的职位恢复
所属旅行社
香港康泰旅行社
地点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
1事件全程
编辑
劫车
人质劫持者站在大巴门口2010年8月23日上午,当康泰旅行社的旅游车离开马尼拉市内景点西班牙王城时,身着警察制服、携带一支M16步枪的门多萨以搭便车为由上了这辆旅游车。门多萨并指示司机将旅游车行驶至荷赛·黎刹公园,门多萨宣布将旅游车劫持,并让司机把车开到基里诺大看台。随车的香港领队躲在后排座位给旅行社打电话,通报了劫持事件。
被劫持的旅游车上共有21名香港人,其中有6名的儿童。他们于2010年8月20日离开香港前往马尼拉旅行,并计划在23日晚上返港。
门多萨劫持旅游车只为要求警方恢复他的职位(按:两年前,门多萨因勒索等指控而遭解职),并赔偿损失。
谈判
劫持事件发生后,菲警方立即派出曾在美国受过专业训练的谈判专家,与劫持者交涉。马尼拉成立了由该市副市长领导的危机管理委员会。
谈判期间,警方为人质提供了食物,并为旅游车提供汽油,以确保旅游车的空调能继续运转。
门多萨的2个兄弟和妻子都来到现场。门多萨的弟弟格里高里奥也是警察,他手持一支手枪与哥哥谈判时,突遭警方扣押并解除武装。门多萨得知此事后,询问两位谈判专家究竟归还了手枪于格里高里奥,两位谈判专家称已归还,但后来门多萨在弟弟口中知道未有归还手枪,知道被骗,他和谈判专家的谈判立刻中断。
反腐部门将这一决定以书面形式密封在一个信封中,并由谈判人员交到了门多萨手中。而信封内拒绝门多萨复职的内容,成为了悲剧发生的导火线。
强攻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下午约4-5点,门多萨接到了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他随即在车内鸣枪一声表示不满。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并将领队谢廷骏扣在旅游车门,并开门示众,事态开始有了突破性发展。
约六点时,门多萨得知菲律宾警方当局仍未将其弟的手枪归还,于是跟电台发出11次通牒,表示如果继续拘捕其弟格雷戈里奥的话,便会立刻枪杀当时站在门前的领队谢廷骏。更将电话交由遭劫团友—杨绮华与电台主持通话,但电台主持与警方传达讯息后,警方依然无动于衷。
7:40时门多萨开始采取行动,现场突然听到数下枪声,旅游车右边的尾端车窗惊现2个弹孔。此时,估计领队谢廷骏已遭枪毙。警方突袭人员包围了被劫持的旅游车。门多萨当时情绪变得紧张起来,他威胁说,如果警方人员继续靠近,他就将采取“更激烈的行动”。
大约10分钟后,旅游车突然开动,为了防止门多萨开走旅游车,警方还开枪打爆了旅游车的轮胎。之前一直被铐在方向盘上的旅游车司机突然从车窗跳出逃脱,他当时大叫着:“所有人都死了!”此时,反应迟钝的警方特种部队才开始试图开始袭击。
警方在短暂地停止后再度强攻,并两度向旅游车投进*,门多萨被逼到了旅游车的前部,狙击手遂将其击毙。菲律宾警方高级官员亚布特说,门多萨先被狙击手开枪打伤,接着狙击手一枪击中他的头部将其击毙。最终枪手身中八枪而死,不久后,6名游客从车里被救出来。
屠杀
门多萨从当晚7点开始以一步一枪的方法枪毙乘客,当中,梁锦荣及傅卓仁曾冲前阻止枪手杀死,不过终被枪手杀害。
在警察包围旅游车几分钟前逃出来的司机也称,劫持者当时已经向车上的游客开火。
菲律宾警方说,在砸碎旅游车的玻璃后,警方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再度强攻进入车内。当时下起了大雨,警方不得不暂时后撤。菲律宾的警察总长在法官面前承认,菲律宾警方没有派出精锐部队,及该队伍的装备不齐。
2事件回放
编辑
1、劫匪菲律宾前警官持M16步枪劫持客车
2010年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一辆旅游观光客车在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遭劫持的,劫持者是一名被辞退的警察。车上有20名香港游客和1名香港领队,其中有6名儿童,三名菲律宾籍的司机、导游和摄影师。
11:28:菲律宾警方正在与劫匪进行谈判。
12:00:菲警方证实被劫持客车上乘客多为中国香港游客。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12:19:6名乘客被劫匪释放其中包括3名儿童。
12:41:康泰旅行社寻求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协助。
13:03:警方阻击手已包围观光车
16:00:释放最后一个菲律宾籍人质
2、谈判劫匪在谈判中提出复职等要求
劫匪是前警员,因为抢劫和毒品的罪名被革职。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复职,二是政府补偿他在去职期间的物质损失,可能是希望引起政府注意,关注自己的案子。
13:10:大巴处于孤立状态,谈判者与劫匪进行谈判。
13:31:港府联络菲律宾驻港总领事,呼吁保证人质安全。
13:45:第7名被劫持乘客已获释。
14:02:中国驻菲使馆人员已到达劫持现场了解情况。
14:07:菲律宾总统府称不会与劫匪谈判,不能助长匪徒气焰。
3、劫持者告示“下午3时发生大事”
枪手在旅游巴车头玻璃上,贴出告示,警告在当地时间下午3时,将发生“大事”。该名枪手贴出告示称:“Bigdealwillstartafter3p.mtoday.”。
14:12:劫匪称愿意同政府和平解决劫持事件。
14:21:港府成立专责小组处理香港旅行团在菲被劫事。
14:37:菲律宾总统呼吁劫持者尊重生命释放人质。
14:52:劫匪要求提供食物及燃油,警方称动武是最后手段。
14:58:第8名被劫持乘客已获释。
4、希望劫匪投降条件“复职就放人”
门多萨的弟弟说,门多萨在电话里表示,只要廉政法庭取消他的革职令,并把命令送到他面前,他就马上投降放人。
15:18:曾荫权称亲自处理港客被劫案,已成立专责小组。
15:37:菲警称遭劫持香港游客有望获释。
15:52:劫匪弟弟通过手机同其接触,要求对方延迟期限,劫匪欲与媒体接触。
16:39:劫持者共释放10名人质。
17:04:劫匪妻子赶到现场,菲警称枪手表现合作。
5、劫匪弟弟被带走情致局势急变
劫匪弟弟充当他和警方之间的联络人,但菲警后来怀疑他向门多萨通风报信,在约傍晚6点将格雷戈里奥逮捕,门多萨获知了这一变化,情绪变得激动,事件已无法挽回。
19:35:大巴被劫持现场传出枪声。
19:37:劫持者称已开枪射击2名香港人质。
19:37:大巴司机逃生后说:“15名人质已经被杀害”。
19:56:菲警包围被劫大巴,准备解救人质。
20:05:我驻菲律宾大使馆称全部人质遇害消息不准确
6、菲警强攻巴士击毙劫匪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11个小时对峙,劫持一香港旅游团大客车的劫匪被菲警方击毙。此前,劫匪枪杀了部分未释放的人质。在劫匪被击毙后,菲警方将数名人质从车上救下。
20:10:劫持者用自动步枪向车外扫射玻璃窗遗下多个弹孔。
20:11:警方已经成功进入被劫持旅游巴士车厢内。车内突然再次响起枪声,两名特警跳出车外。
20:38:菲律宾警方强攻进入被劫持巴士车。
20:40:劫持者被警方打死。
20:43:被劫持大巴车陆续有获救人质走出
7、驻菲使馆确认同胞遇难
23日早上,香港康泰旅行团一行21人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枪手挟持,枪手先后释放6名港人和3名菲籍人士。但其后警方与枪手谈判失败,进行强攻,屡攻不下,双方爆发枪战,导致惨剧。22:49:劫持事件已致香港游客8人遇难。
22:53:中方要求菲律宾解释救援行动。
23:10:曾荫权表示24日对在菲遇害游客下半旗志哀。
00:37:第8名游客确认遇难,中方强烈谴责。
3伤亡情况
编辑
截至2010年8月24日17时40分,康泰马尼拉团团友伤亡情况如下:
死亡名单:八人遇难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所属家庭
中枪位置
团中亲友情况
梁颂诗女21加拿大留学生梁家右手拇指,脑部中枪梁锦荣死亡,梁颂仪死亡,梁颂学,重伤,吴幼媛,轻伤
梁颂仪女14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学生梁家左胸和腋下各中1枪梁锦荣死亡,梁颂诗死亡,梁颂学重伤,吴幼媛轻伤
梁锦荣男58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梁家颈与右臂各中1枪梁颂诗死亡,梁颂仪死亡,梁颂学重伤,吴幼媛轻伤
傅卓仁男39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发展部综合发展高级经理傅家一枪由腰部射入,两枪背部射入曾懿丽,傅泽贤,傅颂贤均被,枪手,门多萨释放
杨绮华女44不详汪家左肩近颈部中1枪杨绮琴死亡,汪子林,死亡,汪政逸被枪手门多萨释放,汪绰瑶轻伤
杨绮琴女46香港消防处防火组助理文书主任杨家头部中1枪杨绮华(妹妹)死亡
汪子林男51港铁车务部主任汪家背部近腋下中1枪杨绮华死亡,杨绮琴死亡,汪政逸被枪手门多萨释放,汪绰瑶轻伤
谢廷骏男31旅游团领队领队谢家颈部中1枪,膝盖受警方大锤击打无(谢廷骏并无亲属在团)
伤者情况:七人受伤
姓名
性别
伤情情况
梁颂学男(18岁)遭步枪射到
陈国柱男(46岁)双手手腕中枪
易小玲女(32岁)下颚和手
吴幼媛女轻伤,留院观察
李滢铨女,(36岁)轻伤,留院观察
罗锦芬女(66岁)轻伤,留院观察
汪绰瑶女(15岁)轻伤(脚部撞伤,耳朵听力暂时受损)
4各方反应
编辑
时任马尼拉市长的林雯洛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2010年8月23日夜,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事件打电话给菲外长罗慕洛。杨洁篪表示,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21名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中国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经过谈判,香港游客中多人伤亡。
杨洁篪表示,中国政府对发生此次事件深感震惊,对多名香港同胞罹难深感悲痛,对劫持歹徒对我无辜游客实施暴行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2010年8月23日夜,外交部长杨洁篪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通电话。杨洁篪表示,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对罹难香港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对罹难同胞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对歹徒暴行表示强烈谴责。外交部即派工作组赴菲,会同中国驻菲使馆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工作组,处理有关善后事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010年8月23日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发表谈话时说,中国政府强烈谴责歹徒暴行,对罹难香港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对罹难同胞家属表示深切慰问。中国政府已决定即派工作组赴菲处理善后事宜。
马朝旭说,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中国驻菲大使馆一直与菲方就此保持沟通。经艰苦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当日中午前获释。2010年8月23日晚7时40分左右,菲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截至发稿前,剩余15名香港游客中8人确认死亡,2人重伤,其他5人情况尚待确认。
马朝旭说,中方有关部门与菲方和香港特区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中方已要求菲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在菲中国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2013年10月7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敦促菲律宾政府高度重视香港人质事件受害者家属要求和关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早拿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与菲律宾政府就此事保持密切沟通和协商。
4、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临时代办白天表示,驻菲律宾大使馆已经派出18位外交官分布各间医院。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表示,接下来大使馆要确保做好四件事:一,全力抢救伤者;二,协助死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三,协助有关人员,让遇事游客尽快返港;四,就事件作出书面解释。
5、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曾荫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010年8月23日晚表示,对有香港游客在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中遇害感到十分悲伤,对凶手冷血的行为感到愤怒。香港特区政府于2010年8月24日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
曾荫权在记者会上说:“我要向死伤者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特区政府会向伤者和家属提供可能的协助,帮他们度过这个困难时刻。”
曾荫权说,2010年8月23日上午收到消息后,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马上启动应变机制,同时通过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向菲律宾外交部长要求保障人质的安全。特区政府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入境处、警务处4名人员到马尼拉协助处理事件。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关注这起人质劫持事件,并成立专责小组处理事件,曾荫权和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亲自参与。
香港特区政府2010年8月23日晚决定安排两班包机,于2010年8月23日晚和24日晨安排人质在港家人前往菲律宾,随行的包括医疗人员和临床心理学家。
特区政府2010年8月23日对菲律宾的旅游警示级别提高至黑色,政府发言人提醒市民不应前往当地,而身在当地游客应留意人身安全,提高警惕。特区政府已通过旅游业议会要求身在当地的旅行团尽快返港,而未出发的亦要取消行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010年8月26日在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时,斥责菲律宾人质事件凶犯人性丑陋,为一己之私不择手段。他并呼吁港人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人生起落,战胜逆境。
曾荫权称其对人质事件感受很深。他直斥歹徒以一念之差,摧毁了八条宝贵生命、粉碎了多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曾荫权当早率领一众司局长,以及前来参与哀悼的市民,出席升旗及下半旗仪式,随后一同默哀三分钟,向死难者志哀。
梁振英与阿基诺三世会面梁振英
2013年10月8日正在印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7日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会面,要求就2010年马尼拉人质事件道歉、赔偿,惩处相关责任人并保证同类事件不再发生。
菲律宾马尼拉人质事件发生已超过3年,死者家属和伤者多番奔波,仍未能讨回公道。香港特首梁振英6日透露,他在与国家主席*会面时,转达了事件中死者家属和伤者的想法和要求,*当场指示国家有关部门跟进事件。
7日下午,正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梁振英在巴厘岛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会面约40分钟,商讨人质事件,他在席间转达了死者家属、伤者及香港社会的看法,亦转达了家属及伤者的要求,包括道歉、赔偿、惩处及保证同类事件不再发生等。
就传媒查询菲律宾报章引述香港行政长官与菲律宾总统在印度尼西亚巴利岛会面时,双方同意放下马尼拉人质事件,行政长官办公室2013年10月11日发表声明称,特首不同意人质事件已经解决,但是梁振英公开发表声明否认马尼拉人质事件已解决。
2013年11月5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见媒体时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在积极处理马尼拉人质事件,但解决事情需要一段时间。特区政府促请菲律宾政府尽快提出解决马尼拉事件的具体方案,回应人质事件死者及伤者家属的要求,否则会继续影响双方及两地人民关系。梁振英表示,若人质事件在一个月内没有阶段性结果,特区政府会考虑制裁菲律宾。[1]
菲律宾共和国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2010年8月23日夜晚召开记者会表示,对于香港旅游车在马尼拉遭劫持多人遇害事件,菲律宾展开“彻底调查”。阿基诺说:“我们会对公布于众的一切细节展开彻底调查。”他表示劫匪没有显示出任何想要杀死人质的迹象。但阿基诺承认特种部队设备及训练不足,在营救人质的手法上有缺陷。阿基诺说:“有很多原因导致悲剧发生。但很显然,我们也需要改进。”
与此同时,菲律宾警方24日凌晨承认他们在营救过程中存在失误。当时特警队员朝车上开火数十枪,用锤子击碎了车窗,但是劫匪利用人质当盾牌,导致特警队员再次在车外不知所措的与劫匪僵持一个多小时。事后马尼拉警方负责人利奥卡迪欧圣地亚哥(LeocadioSantiago)承认,营救行动确实存在过失。
2010年8月24日,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宣布,25日为菲律宾的“全国哀悼日”,以此悼念在菲律宾劫持事件中不幸遇难的8名香港游客。菲律宾于25日降半旗,以示对遇难者的哀悼,但是菲律宾的各行各业会继续运营。
菲律宾警方发言人2010年8月25日称,4名参与处置香港旅游团劫持事件的菲律宾警察被拘捕。
5菲方拒歉
编辑
菲总统阿基诺三世2012年8月,香港人质在菲律宾被杀事件已两周年,菲律宾当局仍拒绝道歉,菲驻港领事馆领事更反指死者家属和幸存者不懂原谅别人,“菲律宾人被打,他们花两三天便忘记惨事”,暗批港人“死咬不放”。
菲律宾驻港领事馆领事ValSimonRoque,对港人要求道歉、赔偿等要求作回应。Roque称,家属无明确要求由菲国哪个人道歉。谈及捐款问题,Roque未对David说法反驳,且对问题作出回避,以“把事件转介至有关部门”来回应。
对菲律宾领事“原谅论”,死者谢廷骏兄长谢志坚气愤难平,“这是关乎人命问题,足以证明菲律宾当局还未负责任”;苦主易小玲耻笑菲领事歪曲事实,因为他们清楚指明要求菲政府及相关官员道歉。
2013年10月23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度表示,菲律宾政府不会就马尼拉人质事件道歉。
6六大质疑
编辑
昭著
这次绑架事件的偶然因素很多,很难做出事先防范。但在劫持事件发生之前,菲律宾的名声就不好,被称为亚洲的“绑架之都”。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的国家安全顾问冈萨雷斯也曾表示,在菲律宾南部,绑架活动已变成一种“家庭工业”。作为一个旅游国家,持有致命武器的歹徒堂而皇之地劫持手无寸铁的游客,没有维护好当地治安的菲律宾政府责无旁贷。
敷衍
警方匪徒“知己知彼”,因为劫持者此前当过警官,对菲警方处理人质劫持事件的方式必然会比较了解,对人质解救进展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关键是菲警方应对局面不利。
菲警方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在案发现场逮捕了劫持者门多萨的弟弟,这肯定会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波动,导致其出现过激行为。警方应该对曾与其共事的门多萨比较熟悉,了解他的诉求,在劫持者拒绝与妻子和孩子交流的情况下,找到他希望见到的人,进一步与其交流。
谈判
谈判专家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谈判专家应该通过谈话交流而不是信件传递的方式,了解劫持者的需求,并在允许的范围内满足他,安抚他的情绪。菲官方即使不愿答应劫持者的要求,也实在不应直接回绝他,这样会导致他的情绪突然受强硬刺激,并很可能会做出对人质的伤害行为。这一拒绝信件的发出,非但不会缓解危机,还会激怒劫持者,导致事情恶化。
盲攻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当劫持者疯狂开枪时,车内没有受伤的乘客肯定会趴到地上躲避,没有经验的司机看到到处都是鲜血,误以为人都死了可以理解,但警方不能轻易相信这名司机的话,对当时的形势判断十分不足。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国家宪兵干涉组前指挥官弗雷德里克·加卢瓦说,菲律宾警方此次解救人质行动显示出“差劲的准备和冒险的心态”。加卢瓦说,行动中,警方没有表现出专业训练水准,强攻的方式过于冒险,“明显缺乏合适装备和战术能力”。他举例说,一般情况下,如果谈判破裂,突击队员在接近劫匪目标后应当立即从多方位突入,而不是在车外等待数小时后用锤子不停地敲打一块玻璃。
无序
如果采取强攻解救人质,必须一攻到底,做到一次成功,因为一旦强攻,劫持者已经知道自己无路可退,自己提出的条件根本无法得到满足,被逼上了绝路,其激动情绪升至顶点,随时会做出疯狂行为。如果这时警方“攻而不胜”的话,人质面临的处境相当危险。菲律宾警方在无法保证车内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强攻,代表他们没有把人质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像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菲律宾警方在处理整个人质劫持事件中,反映出其能力存在重大不足。
其武器装备,也“不堪入目”,步枪打头阵,并扫射,必然伤及无辜。装备老旧,行动缓慢,令人气愤。
丧机
这次的解救行动不能称为成功。菲律宾警方对现场的形势判断不清,导致错过了稍纵即逝的解救时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犯罪分子的情绪变化一般会经历亢奋、平静、疲倦三个过程。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犯罪分子的期望值就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过去,犯罪分子的生理和心理也都会疲劳。这次菲律宾警方处理得并不好,从而导致了犯罪分子做出极端行为,最终人质伤亡众多,结果十分惨痛。[2]
7事件定案
编辑
行政起诉
前马尼拉警区负责人、大马尼拉地区警察局局长、人质事件谈判负责人、特种部队负责人。
行政处分
马尼拉市长、菲律宾申诉办公室副主任。
训诫
内政部长。
逃脱惩罚
内政部副部长、菲律宾国家警察总长、马尼拉副市长、RMN电台的两位记者、ABS-CBN,GMA-7和ABC-5电视台。
8善后处理
编辑
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高等法院科技法庭进行死因聆讯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菲律宾旅游巴士挟持事件中8名香港受难者的遗体告别仪式于25日下午4点在菲律宾马尼拉机场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受难者遗体随即以包机送回香港。
据了解,中国驻菲大使刘建超、政务参赞白天等多位中国驻菲律宾重要官员,与菲律宾政府高级官员一同出席此次遗体告别仪式,共同向香港受难同胞致以最深切哀悼。
4名特警指挥官停职
菲律宾国家警察部门一名发言人25日说,4名参与处置香港人质行动的菲律宾特警25日被停职。警方发言人阿格里梅罗·克鲁斯当天告诉媒体记者,警方正在调查23日的人质救援行动,对这4名特警停职的原因是避免他们“对调查施加不当影响”。
马尼拉警长引咎辞职
由于在处理香港游客被劫持事件过程中表现不力,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警长马格蒂拜2013年8月25日引咎辞职。
菲律宾当地媒体报道称,阿基诺三世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马格蒂拜辞职的消息,阿基诺三世说:“我已经指示菲律宾总警长维尔佐萨接受马格蒂拜的辞呈。”阿基诺还表示,马格蒂拜的离职从26日开始生效,维尔佐萨是负责处理此次人质劫持事件的现场指挥官。
25日早些时候,菲律宾国家警察署高级警司克鲁斯发表声明称,4名参与处置香港旅游团遭劫事件的警察已被停职,尚不清楚马格蒂拜是否是其中一人。
遇难者遗体被弄混
菲律宾政府在上周造成多人伤亡的马尼拉人质劫持事件上再次公开犯错,有关部门将三名香港遇难者的遗体送错了地方。
八名遇难者的遗体上周三被飞机运回香港。不过,《南华早报》(SouthChinaMorningPost)周五报导说,当日夜里晚些时候,一名遇难者的家属们在停尸房打开亲人灵柩时,却发现里面并非自己的亲人。《南华早报》说,发现弄错后,其他七名遇难者的灵柩也被打开,其中有三名的遗体被弄混了。遇难者的家属此前在马尼拉对遗体进行了辨认,因此可能是马尼拉的丧葬工人在灵柩运回香港之前贴错了标签。
白衣女士一名4岁和10岁儿童的母亲菲总统称愿为解救香港人质失败承担最终责任
门多萨与警方对峙期间,总统阿基诺三世因担心出现严重后果,一度提出前往现场亲自参与谈判。但身边官员告诉他,这样做可能导致事态扩大。阿基诺三世随后放弃这一打算。
总统阿基诺三世3日说,他愿为解救人质失败承担最终责任。
阿基诺三世说,人质事件发生时,菲律宾警察部队由他直接管理,因为他先前指派原应承担这一责任的内政部长杰西·马纳拉斯塔斯·罗夫雷多处理其他事务。
菲律宾警察总长贝尔索萨提前退休
菲律宾调查人质事件的听证会正在进行之际,菲律宾警察总长贝尔索萨表示为香港游客大巴被劫持事件负责,并宣布提前退休。
“作为警务部门的最高长官,我对在解救行动中所有警员的所作所为和失职承担责任。”贝尔索萨在一份声明中说。
现年56岁的贝尔索萨在两年前宣誓就任菲律宾警察总长一职。在声明中,他表示在14日提前退休。按照原计划,他应该在12月25日退休,“好把位置让给更年轻的继任者”。
菲律宾官方:不会对人质事件遇难者作赔偿
正在香港的菲律宾旅游部长阿尔韦托林表示,菲律宾总统对马尼拉人质惨剧表示歉意,并感到深切遗憾。但不会向遇难者家属提供赔偿,而只提供象征性慰问。
当局承诺在第二份调查报告完成后,会向行政长官曾荫权交代,并确保同类事件不再发生。
阿尔韦托林说,在第一份调查报告发表后,已经有5名警员被控,至于第二份调查报告,仍须要时间撰写,期望最快在2014年2月完成。至于会否向死伤者的家属作出赔偿,他没有正面回应,但会将报告提交给港府。
菲律宾驻港总领事馆发出新闻稿称,林部长此行是“一次亲善之旅”,目的是要“重新确立香港与菲律宾的紧密联系,以及处理香港人及特区政府因人质事件而提出的问题”。
9嫌犯资料
编辑
菲律宾试图打开被劫持大门嫌犯罗兰多·门多萨,此前是一名高级巡警,还曾因突出的表现而当选过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察”。根据菲律宾国家警察局的记录显示,如果不是被解雇,这名劫持者在几个月后于警察系统退休。
2008年,门多萨的下属在门多萨不在场的时候勒索一间餐厅的厨师。可是没有审讯,没有传召证人,就把门多萨因勒索以及非法拘禁他人而被关进监狱3个月,并于2007年被解雇。
曾获得17枚警察勋章
现年(2010年)55岁的罗兰多·门多萨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在这里他攻读的专业是犯罪学。1981年,门多萨进入保卫队-国家整合警备工作。
门多萨弟弟在人质事件发生前是现任高级警官,他的儿子则是一名警督,并被任命为吕宋岛警察局副局长。
“警方的记录显示,门多萨是从一个普通巡警一步步爬上来的。他在1991年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创立之初就进入这里。”警方消息人士说。门多萨于2002年晋升巡警(相当于军队中尉);三年后,他成为了高级巡警,他的任务主要是在马尼拉警区。
菲律宾国家警察局显示,门多萨在职期间表现非常突出,曾于1986年当选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察”。门多萨一共获得过17枚警察勋章,这些勋章包括马尼拉服务勋章、技能勋章、卓越勋章以及国家警察荣誉奖章等。除此之外,他为人诚实,经常做好事,还因拾金不昧受到过表彰。
菲律宾狙击手浪费多次击毙机会勒索厨师被警局解雇
尽管档案中没有明确提及,但根据一警方来源,门多萨的麻烦开始于2008年。当时,门多萨的下属(至少4名警察)被控勒索一名他们认为涉嫌非法停车以及无证驾驶的厨师卡劳。卡劳在没能拿出2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3万元)后被强迫吞食非法药物,但是最终一名朋友替他交了这笔钱而了事。此外,门多萨死后被同僚指证还涉嫌贩毒。
2008年6月,在卡劳控告门多萨的几个月后,门多萨本有机会被调至棉兰老岛*自治区的警察局工作。但随即90天的监禁以及之后的解雇让这一调动再也未能实现。
2008年10月17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内务部门在原告厨师卡劳未能出席解雇程序的情况下而建议撤销案件。同年8月,马尼拉检察官办公室在驳回该案时,卡劳也没有出现在案件的初步诉讼中。
出狱后,门多萨仍然回到了之前的岗位。但在2007年2月16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还是决定将门多萨解雇,并取消其所有退休福利。
失去福利将他逼上绝路
菲律宾警长欧文表示,一年多前门多萨被解雇后,“他就开始忙于为自己翻案”。欧文说,由于再审的漫长等待,门多萨变得没有耐心,因此最终他决定通过劫持人质解决问题。“警察系统蜗牛般的办事效率把他逼上了这条路。”
“我觉得真正让门多萨感到沮丧的,是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而且连退休福利以及供职于政府部门的资格也一并被取消了。”警方消息人士说。
门多萨的弟弟格雷戈里奥说,门多萨觉得“自己遭不公正对待……(遭解职)没走正当程序,没有听证会,没有申诉。他感到失望,觉得自己在警察岗位上干得不错,却因自己没做过的事遭解职。”格雷戈里奥说。他还表示,门多萨对于退休福利被没收感到非常难受,并认为除非这一切都被复原,“他的生活将会没有任何意义。警方撤销了他的福利就等于毁了他躲避风浪的港湾。”
10人质介绍
编辑
旅行团中最老的李姓团友五口之家支离破碎
梁家原本五口之家,一趟菲律宾之旅。被一名革职军人轰得支离破碎,一家之主梁锦荣为了不让枪手门多萨继续杀人,他跟傅卓仁先生同样光荣的死在车厢,因为他们为了其他乘客,甘愿付出自己的性命。
梁家长女,她叫梁颂诗。在加拿大的同学眼中,她是一个斯文温柔的女孩,少说话,默默做事就是她的标志,她更是不随波逐流的好女孩,在危急关头为父亲传话,无法将整个大学课程念完,但他仍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在天国照顾好爸爸和小妹;梁家幺女颂仪,在挟持事件后外界传出来的生活照,颂仪的标记永远是一双爱笑的眼睛,还有美丽的笑容,他总是能感动到学校的那些坏分子。有他在的地方,就像她最爱的歌《童话》。只可惜,两个善良的女儿就这样跟着爸爸去了。
梁家的大男孩颂学,侥幸存活,可是就要重新学过18年前的学过的东西,需要重新学习走路,需要学习重新咬文嚼字。可是他在人间也有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快快康复。因为它成为了梁太太精神的唯一支柱。
救下陌生男孩无奈双亲姨母皆亡
劫匪在释放了女导游和老年游客后,又在中午12时30分释放了一名曾姓女游客及3名儿童。
曾女士获救后透露,她和丈夫此次带着两名子女参团旅行,在被劫持一段时间后,劫匪突然走到她和孩子们身边,要求他们下车,但并没有解释原因。
这时,汪太太和曾女士两位母亲对望,曾女士立刻说小小的汪政逸亦是他的亲戚,汪先生曾经质疑曾女士用意,但最后,这位白衣天使仍带着三名儿童下车。
曾女士救下的12岁男孩姓汪,幸运的是他15岁的姐姐汪绰瑶也成功获救,仅脚部受轻伤。
不幸的是,姐弟从此成了孤儿。
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汪绰瑶还不知父母已经遇难,劫后余生的小姑娘被吓呆了,苍白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但仍然提出了一个已经无法完成的问题:我见吓我爹地妈咪,睇下佢地有冇事(我想见一下我的爸妈,看看他们有没有事。
她告诉记者,事发时她坐在旅游大巴的中间,白天还有东西吃,但到晚上气氛突然很紧张,大家很怕,听到枪手不停打电话,话语中有英文。
释放团友买糖尿病药逃过一劫
在马尼拉被劫持的21名香港旅客中,李奕彪夫妇是全团两个可全身而退的家庭之一,他们在被劫持两个小时内先后释放。李太对记者说:“释放后,我还天真地想再回到旅游车上。”
李奕彪如今72岁,妻子徐凤群66岁。他们前晚乘飞机回到香港。
回忆当时情况,李奕彪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不是在黎刹公园被劫持的。在圣地雅高古堡出来,枪手门多萨在那里上车。他威胁司机说‘有枪,叫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要求车驶到黎刹公园,专门将车打横摆放。”
李太补充说:“门多萨拿着一支长枪上车,说‘我不会伤害你们的,我不会拿你们的钱,我只是讨个公道’。他讲菲律宾语,由女导游翻译给我们听。”
李太当时肚痛,门多萨同意她上厕所,还让女导游陪同一起离开。李太说:“警察已经包围现场,上完厕所,我还天真地对导游说‘回到车上去’。因为,我们还想门多萨不会伤害我们。在场的警察不允许我们上车。”
后来,李奕彪说要买糖尿病药,枪手才让他离开。
殉职领队成“香港骄傲”
谢廷俊,英文名TseTingCheunnMasa。香港康泰旅行团的领队。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遇难者之一,在旅行团被劫匪门多萨挟持一刻,带团领队谢廷骏冒死悄悄致电回港,当天带病在身,但依然尽责向旅行社报告既照顾车上所有团友,旅行社随即联络旅游业议会和保安局,要求菲律宾警方拯救人质。坚守全团直到中枪身亡的殉职领队谢廷骏,英勇行为广受网民称赞,其英勇感动港人,被赞赏是“香港骄傲”,有网民更发动“一人一信行动”,藉向港府发出电邮,争取追颁谢廷骏英勇勋章及让他永久安葬景仰园。最后谢廷骏双亲皆婉拒。
11事后影响
编辑
嫌犯在劫持现场的照片多国将菲律宾列为黑色旅游目的地
对于菲警方“荒唐的解救”,世界媒体在继续嘲讽的同时,把这一事件称为“菲国家形象的一场悲剧”。法新社称,这一事件加深世界对这个东南亚国家目无法纪、贪污和混乱地区的印象。英国、尼泊尔等一些国家发出对菲律宾的旅游警告。
事件发生的次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布赴菲黑色旅游警告。随后,相继有6个国家对本国公民发出不同级别的赴菲旅游警告。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取消了香港之行,表示“难以想像,甚至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都发布了对菲律宾的旅游警告,其实这些国家没多少游客来菲律宾,然而他们还是发布了旅行警告。”他指出,菲律宾政府不得不做出双倍的努力来恢复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信心。
另外,我国内地各省市旅行社普遍得到旅客赴菲律宾的退团要求。[3]
香港警察在菲律宾调查遇阻港人大游行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下令,政府跨部门小组“事故检讨委员会”(IRC)须于三个星期内提交人质事件调查报告。菲总统拒警方入调查小组被吁保持调查独立
原建议的5名小组成员之中,除保留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外,阿基诺拒绝让国家警察总长贝尔索萨、国家调查局(NBI)局长和国警内部审计部主管担任小组成员,改由3名来自私人组织的代表取代,包括当地知名“反罪恶斗士”洪玉华。
当地反贪污自愿组织VACC认为,应由独立机构调查,并邀请香港警方代表加入,以防有人企图掩饰真相。
香港特区署理警务处长曾伟雄表示,7名香港警务人员已在菲律宾马尼拉参与调查工作,包括已登上肇事旅游巴士搜证、约见相关证人以及作弹道检证等。
香港警方调查一度受阻菲书面授权保证协助
不过,菲律宾传媒报道,当地警方禁止香港法证人员登上旅游巴士调查,只容许他们在外观察。菲媒ABS-CBN引述领导调查工作的菲律宾警长的话指,要待菲当局完成调查,才可让香港警方调查,又指他们必须得到菲司法部和警方批准,才可登上旅游巴士。
谢廷骏当日被劫匪铐在车前门当人盾菲媒指菲警方对初步调查结果改口
另外,港媒引述菲律宾媒体ABS-CBN报道指,菲警方改口称在旅游巴上发现的50个弹壳虽然全部由M16步枪发射,但未肯定是否全部由枪手门多萨的步枪发射,也不肯定8名遇难港人是否全被门多萨射杀。
2013年8月27日,菲律宾警方公布了对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否认误杀人质传言,称8名港人均遭劫持者枪杀。
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流血事件,连日来,中国中央政府已多次向菲方强调尽速全面完整彻查等有关立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8日也表示,会继续与菲政府跟进调查进展,已去信阿基诺三世,要求全面、专业地进行调查。
据香港媒体报道,要求彻查菲人质事件的游行于周日下午3时,由维园游行至遮打花园。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于活动上宣读立法会议员达成共识的4大立场诉求,包括促请特区政府严正要求菲律宾政府尽快就事件进行调查,并积极争取直接参与有关彻查行动;从速采取措施及行动向伤者、幸存者及死伤者家属提供全面的支援;制订应变机制,以供日后处理类似事件,并清楚界定特区政府在涉及港人在海外遇事时的交涉渠道及角色;及与旅游界商讨有关的跟进工作。[4]
12争议行为
编辑
阿基诺三世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带微笑菲律宾总统的诡异冷笑引发强烈愤慨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新闻发布会上和之后的视察中面露笑容。自称是以笑容表达愤怒之情。其阴险的嘴脸引发全球各地的人们和整个华人世界的质疑和愤慨。但其解释,笑容是认为事件荒唐及无法接受。因此有网民调侃:是否当年在你母亲死去时,你依然面带微笑还开香槟庆祝?
菲警察学生拍照引发强烈愤慨
事后,一些无耻的菲律宾警察和学生竟在事发地拍照留念。这引发了全球华人的强烈不满和强烈愤慨。他们无视生命的消亡与悲伤。“抵制菲律宾”成为网民们的共同心声。
劫匪的棺木覆盖菲律宾国旗引争议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于27日发布书面声明,强烈谴责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中枪手门多萨的棺木覆盖菲律宾国旗,大使馆对此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声明中指出,只有英雄以及人格高尚者才有资格在辞世后覆盖国旗。大使馆对于“冷血”枪手门多萨的棺木上覆国旗这一“令人愤怒”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并指此举玷污了菲律宾国旗。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中枪手门多萨的家属,为其在家中举行葬礼前公开悼念仪式时,为其遗体着一套警察制服作为“寿衣”,棺木上更覆盖菲律宾国旗,供人吊唁。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立即对此种挑起死伤者家属伤痛的举动,表达强烈愤慨。菲律宾总统府与外交部表示,赞同中国大使馆的观点。门多萨棺木覆盖国旗,并不符合相关法例,是门多萨家属的私人行为。
菲律宾移送五港人遗体时竟开棺给记者拍照
25日棺木送往机场时,相关人员竟应当地媒体要求,打开盖子让记者对死者拍照。
据悉,在包机起飞前,菲律宾机场举行了简单隆重的哀悼仪式。然而在此之前,覆盖着白布、摆着鲜花的棺木,从殡仪馆运送至菲律宾机场时,相关人员竟应当地媒体要求,打开盖子让记者拍照。在盖子掀起的那一刻,当地记者一拥而上,闪光灯闪个不停。数家香港媒体目睹后大声喝斥,并痛批“对死者一点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但菲律宾媒体人数众多,他们实在无法阻止。而当地电视台播出这段影片后,再度引起港人愤慨。
劫持并屠杀香港康泰旅行团成员的菲律宾前警员门多萨,其遗体25日已火速运返家乡,家属在玻璃棺木前嚎哭,并向香港记者表示:“希望你们将信息带回去,我们向所有香港人、社会表达深切的抱歉,这是最糟糕的结局,希望你们原谅。”然而令香港警界诧异的是,如此复杂的案件,对查明真相大有帮助的凶手验尸工作竟能如此“匪夷所思”地飞速完成。
一名香港警官表示,如此复杂案件的疑凶遗体能如此快速交还家人,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当局除了要确定疑凶死因,疑凶身上的点点证据,对调查案件真相有极大帮助,也要与现场环节互相印证;如果在香港,最少要在殓房待上数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
13事件观察
编辑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1、缘何认为“枪手是一位仁慈的人”
枪手是一位仁慈的人?有心理学专家解释这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作祟。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是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
2、案件调查“部分人质中流弹丧生
警方发言人阿格里梅罗·克鲁兹说,5名遇难香港游客的遗体解剖已经结束,另外3名遇难者家属坚持把遗体运回香港后再做处理。
解剖结果显示,5名遇难者均死于枪伤,但尚无法确定子弹到底射自门多萨还是执行任务的特警。“我们不能确定,子弹是否来自枪手所持武器,”克鲁兹说,200名特警的枪支已经上交,用于接受子弹弹道检测。他说,香港警方就调查向菲律宾警方提供了帮助。菲律宾内政和地方政府部长杰西·马纳拉斯塔斯·罗夫雷多说,调查需要一周或两周后才能得出结果。
对于外界质疑部分人质是中警枪死亡的说法,马尼拉警方负责人利奥卡迪欧·圣地亚哥25日承认,部分香港人质可能在枪手门多萨和特警部队交火期间中流弹丧生。
之后的香港死因庭,香港军火专家亦表示,当中,菲律宾警察所开的枪之内,有23颗子弹是极有可能射到团友的。
3、菲律宾近些年劫持人质事件
2010年01月6日,菲律宾警方说,一班男子伪装成警员六日上午在马尼拉市骑劫了一辆载着各种面类,及饼干的货车,总值大约一百万比索。
2009年12月10日,菲律宾军方称,持枪歹徒在菲律宾南部地区劫持了65名平民。
2009年11月23日,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11月23日在菲律宾南部马京达瑙省(Maguindanao)劫持了40名人质,其中包括20名记者。
2009年11月10日,约有20名武装分子10日冲进位于巴西兰岛马卢索镇的这家工厂,在绑架了3名员工后成功逃脱。
2007年3月28日当天上午,一辆载有30名儿童和4名教师的旅游车经过马尼拉市政厅附近时,路人向警方报告说这辆车被武装人员劫持。警方随即包围了旅游车,与劫持者进行接触后得知策划者是被劫持儿童所在幼儿园的园长杜卡。
14最终判决
编辑
影星成龙因对事件发表不当言论而道歉菲律宾马尼拉人质案香港死因庭2011年3月23日宣判,陪审团裁决,康泰领队谢廷骏等8人皆死于非法被杀。
陪审团23日早开始退庭商议,下午开始宣判。陪审团首先一致裁定谢廷骏(31岁)死于非法被杀。死因庭指出,枪手门多萨开枪射杀谢廷骏,但未能确定谢廷骏及时获救能否生还。
陪审团一致裁定梁家父女梁锦荣(58岁)、梁颂仪(14岁)及梁颂诗(21岁)、汪子林(51岁)、傅卓仁(39岁)、杨绮琴(46岁)及杨绮华(44岁),均死于非法被杀。
裁判官陈碧桥今早引导陪审团时表示,陪审团可以对8名死者死亡原因作出2个裁决,如肯定是非法地被杀,就裁定非法被杀,否则就作存疑裁决。
他指出,由于今次事发地点在菲律宾,死因庭司法权只限香港,不可以对境外作出建议,作出建议亦毫无意义,因此陪审团不需要事件作建议。
15正式道歉
编辑
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2013年10月22日下午,菲律宾马尼拉市政府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一个特别决议案,就马尼拉人质事件对北京、香港及人质家属进行正式道歉。
马尼拉市政府代表已于2013年10月23日抵港递交人质事件道歉信。但菲律宾总统阿基诺2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再度表示,菲律宾政府不会就马尼拉人质事件道歉。
2013年10月26日,菲律宾马尼拉副巿长莫雷诺接受菲传媒访问时表示,巿长埃斯特拉达计划下月底或12月初到港,就马尼拉人质事件与港府官员会面,亲自送上彵的正式道歉信。
马尼拉市长访问香港为人质事件道歉菲律宾马尼拉市长访问香港为人质事件道歉
2014年4月22日,菲律宾马尼拉市长埃斯特拉达抵达香港,就马尼拉人质事件道歉,据悉将提供大约2000万港元的赔偿金。
埃斯特拉达表示,随他同行的官员包括菲律宾内阁部长及警察首长,两人是代表菲律宾总统而来,相信已经显示菲国总统的态度。埃斯特拉达希望在访港期间能够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
埃斯特拉达还称,此次访港除了就人质事件道歉外,也希望保护在港的16万名菲律宾工人。[5]
16赔款事宜
编辑
赔款争议
马尼拉市长埃斯特拉达菲律宾马尼拉市长埃斯特拉达最快会在下月底到香港,就3年前的人质惨剧向香港受害者家属及伤者道歉,并计划赔偿约1000万至2000万元(港元),下同)慰问金。但据称,由于马尼拉市政府资金有限,所有赔偿金向当地华人筹募。对此,香港死难者家属批评称,用对外筹款的方式来赔偿,扭曲家属意愿,是对他们的侮辱。香港媒体也痛批,菲律宾政府无能,害死8名港人,到了2013年,除了不肯道歉,还想打当地华商主意,行为十分无耻。
赔款数额说法不一
据香港《星岛日报》27日报道,马尼拉副市长兼市议会议长莫雷诺25日表示,市长埃斯特拉达计划最快于下月底到香港,向人质事件中的死者家属和伤者赔偿1000万至2000万元,但由于马尼拉市政府资金有限,赔偿金相当于市政府赔偿储备金的一半,因此市政府从菲律宾当地华商、中国内地华人,甚至旅居当地的港人筹集资金。
港府批评
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就菲律宾人质事件的处理手法及善后,分别去信菲律宾参众两院,批评菲方未就事件正式道歉、赔偿、追究官员责任及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令伤者及死难者家属深感悲痛,市民愤愤不平。他强调,调查结果清楚确立菲律宾多名官员失职,但菲律宾政府拒绝承认自己在惨剧中的责任,一直不处理伤者及死难者家属的诉求,并不能接受,亦令香港部分议员提出制裁的要求。
曾钰成促请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敦促菲律宾政府积极回应受害人的四项诉求(要求菲方道歉、有关人员就事件负责、作出赔偿、承诺未来在旅游设施提供足够的保安),早日解决此事,否则两地人民关系会继续受影响。
菲方回应
菲律宾副总统杰约马尔·比奈2013年10月29日,菲律宾前总统、现任马尼拉市长埃斯特拉达表示,马尼拉市政府正在向当地商界募集资金,用于赔偿三年前马尼拉人质事件中的受害者,募款对象并非局限于当地华商。
对于香港媒体和民众的不满,马尼拉市长埃斯特拉达29日表示,对赴港道歉一事“十分认真”,希望借此向香港市民展现“友好姿态”,从而恢复马尼拉市与香港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赔偿金的来源,埃斯特拉达表示,并不仅仅是向当地华商募集,也会向一些菲律宾裔富商寻求帮助。不过,他承认,因为当地大部分亿万富豪是华商,所以,预计来自华人的捐款会占多数。埃斯特拉达还表示,目前尚未确定具体的募款金额,但已有一些当地商人表达捐款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