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港
“终于回来了。”张天望着不远的温州港感慨的叹息了声。
“船长这次我们在海上发现的那具奇怪的尸体要赶快通知警察。”老张头抽了口旱烟说道。
“报警吗?”张伟不确定的问道。“那个尸体身上穿的盔甲是真正的古董呀。”
“那你绝对尸体和他身上穿着的盔甲是一个年代吗?”老张头又问道。
“这个?”张伟有点不确定,“可是这个人脸上画的符咒和盔甲上的符咒是相连的呀,这个肯定是古代的什么符咒让这个尸体不腐”张伟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唐。
“亏你还是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人,你这种是迷信思想,是鬼神主义,是不可取的,是要被时代淘汰的。”这时候正好张钟量上了船正好听见了张伟的后面一句。
“张队长,你怎么上来的?”张伟吃惊的问道。
“船都靠岸十分钟了。”张钟量撇了一眼张伟说道。“你们刚才说什么人,什么报警?什么符咒?”
“我们今天在钓鱼岛海域掉到了一个人的尸体,是个很奇怪的尸体。”张天见张钟量问起了,就一五一十的把事情对他详细的讲了一遍。
“你们难道是想要自己留着这个尸体吗?”张钟量听完后瞪着张天问道。
“我劝你们还是赶紧报警。”张钟量见其他人不回答又说道:“你们难道就没有想到是一个盗墓贼吗?”张钟量加大语气说道,“不要说古代了,就算是现在也不可能会有把一个尸体保存几百年还不会腐坏,而且还栩栩如生的像是睡着的样子吧?”
“古代不是也有一些保存完整的尸体吗?”张伟反驳道:“像楼兰姑娘什么的,不是保存很完整吗?”
“那也是一具保存相对完整的干尸而已,身上的水分都已经被蒸发干净了。”张钟量说道。
“钟量说得对,我也觉得应该报警,这个尸体我看着挺邪乎的,而且我们留着一个尸体能干什么?”老张头点了点头说道:“而且他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们就算是拿来了也不敢把它卖出去不是?”
“好,那我报警。”张天点了点头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拨打了110。
温州市刑警大队
“翁老,快,快进来坐,快进来喝杯茶。”一个穿着三级警督制服的公安微笑的领着一个大概有65岁左右的白发来人走进了写着大队长三个字的办公室里。
“小梁呀,不错嘛,现在都已经是刑警大队的大队长了。”这个叫做翁老的人望了一眼桌上牌子上写着的“梁天大队长”五个字微笑的说道。
“呵呵!翁老您可不能这么说,当年如果不是您帮我呀,我现在指不定在哪里呢。”梁天倒了一杯茶放在了翁老面前的茶几上:“翁老,您试试看,这个可是我从福鼎太姥山托朋友给我带的白毫银针。”
“早就听说过了,可惜没有喝过。”翁老望着那一根根竖着的茶针针叶小酌了一口说道。“好茶,果然是好茶,这种茶在北京呀都喝不到呀。”
“翁老喜欢茶可以跟我说呀,我们这边也有很多好茶叶,回头呀,我给您带点回北京。”梁天赶紧说道。
“报告队长。”这时一个二级警员级别的年轻人来到了门口喊道。
“什么事情?”梁天收起了笑脸一脸严肃的问道。
“报告队长,我们接到了报警,说有人在钓鱼岛4海里的地方捞到了一具穿着古代盔甲的尸体。”警员回答道。
“穿着古代盔甲的尸体?”翁老放下了茶杯两眼发亮的问道。
“古代盔甲的尸体应该去找考古队呀,找我们警察有什么用?”梁天奇怪的问道。
“虽然穿着古代的盔甲,可是这个尸体栩栩如生,像是才死了3个小时的样子。”警员回答道。
"我们警员已经去现场勘查过了吗?“梁天听这个警员说死亡时间的推断后问道。
”没有,是报警的人说的。“警员回答道。
”荒唐,你们是怎么做警察的?报案人的推断时间你们也拿来报告?“梁天骂道。
”这个报案人中有海洋局的执法队队长张钟量。“警员低头说道。
”张钟量队长?“梁天听了一愣声,然后转身对翁老说道:”翁老您看,我这边有案件不能招呼您了,这样吧,我安排人给您安排住宿,晚上我请您吃饭。“梁天一副抱歉的表情对坐在椅子上的翁老说道。
”我也想去看看。“翁老放下了茶杯站了起来说道。
”这是可能是刑事案件,翁老您去恐怕不大合适吧?“梁天犹豫的说道。
”呵呵呵呵!!!!“翁老笑了笑摆摆手说道:”你刚才没有听说是穿着古代盔甲吗?对于这个古代文物鉴定方面我可是专家。“
”居然这样,那就请您去一躺吧。“梁天想了想点了点头。
温州港
”这就是你们在钓鱼岛附近捞到的尸体?“张钟量望着地上红润,富有弹性的尸体问道。
"是呀。”张天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尸体和捞上来时还是一模一样,根本就没有变化,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如果不是没有心跳和呼吸,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具尸体。”
“这么古怪。”张钟量沉默的望着地上的尸体,“这个尸体确实非常的古怪,算了,等警察来了以后把这具尸体交给他们我们就算是完事了。”
“船长,警察来了。”就在几个人说话的当儿警车的声音响了起来,一个船员喊道。
梁天下了警车,然后和翁老一起走上了渔船的甲板,第一眼就看见了站在甲板上的张钟量。
“呵呵呵呵!!!!!张队长,好久不见呀。”梁天笑着走了过去伸手。
“梁大队长亲自带队的事情可不常见呀。”张钟量也露出了微笑伸手和梁天握了握。
“张队长报警,我们一定会重视的嘛。”梁天放开了张钟量的手后说道:“对了,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北京大学的翁友人翁老。”
“翁老您好!”张钟量看见了站在梁天身边正在看着自己身后尸体发愣的一个老人打招呼道。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翁老并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尸体喃喃的说着。
“翁老?翁老?”梁天也发觉了翁老的异常,连忙小心的叫道。
“不要动,不要动。”翁老忽然快速的从张钟量的身边走了过去,那速度根本就不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的速度。
“就是这具尸体,警察同志,这具尸体就是我们从钓鱼岛附近捞上来的。”张天对走到了身边了解情况的警员说道。
“来搬走这具尸体。”警员了解完情况后就对旁边两个穿着白色大褂的人说道。
“好!”那两个人点了点头就蹲下身准备去搬尸体,不过忽然听见了一声大叫声,然后两个人就被人给推了出去,然后大家就看见了一个老人正满脸激动的望着眼前的尸体,那眼中闪烁着炙热的光芒,把警员和张天等人看的吓了一跳。
“没事,没事,你们先等等。”梁天赶忙走了过来挥手让警员退后。
“翁老,您怎么了?这个人是您认识的人吗?”梁天接着关心的问道,他看翁老的样子以为这个是翁老所认识的人。
“小梁,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吗?”翁老没有回答梁天的问题,而是指着尸体脸上和盔甲上的符文问道。
“这是什么?”梁天当然是不知道了。
“这个符号是我现在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中国古代符箓。"翁老根本没有在乎梁天的回答,而是自问自答的说道。”这具尸体应该是一具干尸。“
”翁老,这具尸体红润富有弹性怎么可能是干尸?“梁天望着地上的尸体奇怪的问道。
”这就是这个符箓的作用了。“翁老回答道:”这个符箓是我研究的符箓之一,这个符箓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尸体保持不变,具体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我还在研究当中。“
”翁老,不会这么神奇吧?“这句话如果是从别人的嘴中说出来,梁天绝对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把他送进精神病院,不过这句话却是从他最尊敬的老人嘴中说出来,而且这个人还是中国考古权威,而且是一个从来不会开玩笑的人。“我们古代真有这么神奇的符箓?”
“很多古代的技术和知识在当年破四旧的时候都被销毁了,我研究符箓其实也是从一个我发掘的一处宋代墓葬群中的一本古书开始的。”翁老说道。”古代神奇的术法其实也是一种我们没有接触过的科学领域而已,这些符箓就好像是我们现在的集成线路一样,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
”请问一下。“张伟一直在注意着这边的情景,当然也听到了翁老和梁天的对话,本来两个人就没有打算隐瞒什么。
”你是谁?“翁老望着眼前的中年人问道。
”我是这艘船的副船长。“张伟回答道,“刚才我听到了这是一个古代的干尸是吗?”
“是,照我的估计和这具盔甲的样式,我可以肯定这具干尸是明代之人。”翁老回答道。
“那这就不是什么刑事案件了?”张伟试探道。
“绝对不是。”翁老点了点头:“而且你们发现的这具尸体对国家考古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那我们可以得到奖励吗?”张伟问道
“这个我会为你们申请的。”翁老愣了一下后说道:“你们如果把这具尸体捐献给国家,国家将会给你们奖励的。”
“那我们到底能得到多少钱?”张伟两眼放光问道。
“这个......”翁老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以翁老的资格,从来没有亲自和人谈过什么捐献文物的价格问题,所以他也不知道这个会奖励多少钱。
“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把尸体捐献出来,到时候翁老会给你申请奖金,另一个选择对我来说就简单多了,就是我以私自,非法收藏古尸的罪名逮捕你。”梁天望着张伟说道。
“你这是滥用职权,我可以在网上揭发你。”张伟大叫了起来。
“你有我滥用职权的证据吗?”梁天微笑的说道:“至于你私自和非法收藏古尸我可是有证据的。”梁天说完指着地上的尸体说道:“而我旁边这个是我们国家最具权威的考古教授,他可以证明这具尸体是一具古尸。”
“这......"张伟被梁天威胁的一愣一愣的,整个脸都被憋的通红。
”梁警官我们愿意捐献古尸,不要报酬。“旁边的张天赶紧走过来解围道。
”这你不行,你们发现了这具古尸对中国的考古界的意义非常的巨大,我一定会帮你们申请奖励的。“翁老笑着说道。
”翁老,那这具古尸怎么办?“梁天问道。“
”你们派人封锁这艘船,我会立刻联系北京,让他们尽快赶来温州把古尸运回北京。”翁老说道。
北京大学考古博文学院
“大家注意了,这具尸体是120年前的一具干尸,尸体......"在一间解剖室中一个中年人正在对旁边的一批学生模样的人介绍着躺着面前的一具干尸讲解着,不过讲了一半他口袋的电话响了起来。
”喂。“中年人拿起电话。
”什么?真的?“中年人听了一会儿电话后神情变的十分的激动:”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中年人挂断电话后就急匆匆的跑了出去,而且还边走边说:”终于有进展了,太好了,太好了。”
"陈教授怎么了?受了什么刺激了?“其中一个女生望着跑出去的中年人耸了耸肩问道。
”谁知道?“另一个男生回答道,不过一会儿又笑了起来:”陈教授走了,我们今天就可以休息了不是吗?“
”对呀,对呀。“其他的学生笑了起来,”今天我们一起去新开的游戏吧怎么样?“
”好,好。“大家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