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中文 > 其他类型 > 混在三国 > 第6005194章.第23章 庐江上甲

第6005194章.第23章 庐江上甲(1 / 1)

刘裕担心,是否自己的“鉴别”技能不准确了,于是想看看太史慈的数据变化没有,以做参考。百度搜索(飨)$(cun)$(小)$(说)$(網)XiangcunXiaoshuo.com

叮叮

武将:太史慈,字子义

性别:男

年龄:16

关系:表兄弟(亲密150)

统帅:55

武力:78

智力:45

政治:36

魅力:60

名望:200。

称号:义士,猎手,骑射。

职务:庐江郡兵屯长,名望上升100,在庐江统帅兵勇时统帅+1。

特技:农业一级,从事农业时政治+5,提高种植和开荒能力;狩猎三级,中幅度提高狩猎能力,步战使用弓箭武器时武力+6,森林战攻击、防御中幅度上升;义士,面对重视义理之人时,统帅+5,魅力+10,善于召集重视义理的士兵;骑射,骑马战时武力+4,攻击力、防御力、移动能力、射击速度中幅度上升。

兵种:步兵二级,统帅和训练步兵较为熟练;骑兵三级,对骑兵训练和使用相当熟练。弓弩四级,统帅和训练弓弩兵较为熟练;水军一级,统帅和训练水军不太熟练。

特殊兵种:弓骑兵三级,对弓骑兵训练和使用相当熟练。

其他技能隐藏。

评价:天下少有的义士,重视信义和感情超过自己性命;技艺出众的猎手;不错的弓兵、骑兵和弓骑兵将领。继续提高空间巨大。

这些天来,太史慈的能力提高了些,但变化不明显,没有到刘裕“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地步。刘裕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鉴别”技能没有问题,统帅和武力的确提高了。

刚吃完早饭,便得到消息,陆康传令太守府官员,各部将领半个时辰后集中太守府主厅议事。刘裕估摸着庐江太守陆康终于有所行动了。

——陆康见人到期了,说:“刚刚得到消息,长江江边。黄穰的一支先头部队,在枞阳以北劫掠,被一群码头挑夫、壮勇和乡绅武装联合所击败,留下数十具尸体,上百名伤者。”

陆骏:“带头击贼的是一名姓陈的亭长,据说身高9尺,头发黄,眼色蓝,一口火吐出,烧敌一大片,一把大刀一挥,向切菜般切倒数人。”

“一口火吐出,烧敌一大片”众人纷纷大笑朝廷的北军校尉宗员接过战报,仔细看了看:“虽然有夸大战功,过分宣传的嫌疑,但黄穰军出现并且被击败,确有其事。”

“黄穰难道是想过长江”刘繇奇到,“江对面就是丹阳郡和吴郡,黄穰是想干什么?”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何惧之。”这是宗员的军司马淳于琼。

陆康:“淳于司马豪气干云,为我军猛将”

淳于琼一听,更骄傲了:“陆太守,淳于琼原为前锋。”

陆康捻着胡须笑道:“志气可嘉。”却不明确表态淳于琼虽然骄傲,但陆康和宗员都不以为意,因为北军向来精锐,也向来骄傲,士兵多是关中或西北、北方几州的良家子。什么是良家子?就是士族旁支,或乡绅,或者低级军官,或者有功劳的兵卒的子弟。另外也从郡兵和边疆军队戍卒中选择勇猛善战者补齐。

大汉中央军分为南北两军。南军分郎卫和兵卫,更多职责是皇宫的防卫和各项事务。南军郎卫实际上是200石的见习官员,是中低层官员的后备役,刘裕的父亲刘繇等都做过“郎”。

北军与负责护卫皇宫的南军不同,乃是实实在在的战争力量,稍加准备,便可以直接拉到边关作战,或到各地平叛。汉朝实行的是强干弱枝,北军经常被拉出去打仗,西部打羌族,北部打乌桓,还时常担任平叛任务。

北军中有些士兵服役期较长,有着杀敌的战功,其能力基本上能相当于伍长、什长,远比地方郡兵为强,实际是士官队伍。战争前补充参过军的壮勇(相当于义务兵或预备役)和郡兵,短时间扩大几倍,稍加整顿,就开赴战场。

北军中服役期较长士兵,退役后会发给田产,不少还会担当基层的亭长,里长之类,或回到郡县担任治安的小官,其子孙后代也很多继续加入北军。某些家族数代都有军人,所以精熟战阵,武艺出众。

皇普嵩、卢植、朱俊就是带着补充过壮勇的北军、南军,以几万人消灭了几十万黄巾军,可见北军战斗力之强。董卓也是整合北军和西园八校之后,才强大起来。

——陆骏:“太守大人,郡兵经过一段时间部队整编和训练,现在状况良好,已经可以进行战斗。”陆康这几天也多次观察陆骏部的训练,知道陆骏说言不虚,对自己这个侄儿评价又高了些。

刘繇亦道:“我部郡兵情况也不错,战斗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刘繇、刘裕父子这几日主要锻炼郡兵服从命令的意识和习惯,太史登、太史慈主要训练骑兵、弓兵,陈横、姜乐训练部队战斗技巧。

陆康看向宗员宗员到:“北军积极休整和熟悉江南多丘陵,多河流的地形,开始时候有些士兵生病,幸太守大人派来了医生,现在绝大多数已经康复,战斗力已经恢复。”

“庐江郡兵,大出员所望。拨给我们的郡兵,也已经安排到北军各曲。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发现,庐江郡兵虽然鲜有骑射出众的,但作为步兵、弓兵却是颇为不错的,比南方大部分郡兵战斗力强,丘陵步战不弱于西北、幽并郡兵,水战之能尤胜之,颇出乎宗员预料。”

陆康说:“听宗校尉一说,康心中便有了信心。扬州之地,首推丹阳兵,比邻山越,时有争斗,故而习晓武艺,但习惯各自为战,纪律较差。其次便是庐江兵了,庐江多山水,丘陵,时有盗匪,流寇,江**贼,故而庐江兵亦习晓武艺,虽然不如丹阳兵,但高于扬州其他郡。尚书卢植担任庐江太守期间,江夏蛮也有叛乱。卢尚书编写练兵条列,精炼士兵,削平叛乱。而后几任郡守、都尉,也坚持了陆尚书的做法,勤练士兵,故而庐江兵勇敢善战,而且纪律较好。”

刘繇也说:“庐江兵却是不错。”

刘裕跪在刘繇身后,听得仔细,对庐江兵和丹阳兵有了新的认识。刘裕记得,后世也有淮河两岸能出精兵的说法,不论是孙坚镇压黄巾起义时带的下邳游侠儿,还是陈武带的庐江上甲,亦或是1000多年后李鸿章的淮军,皆是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朱元璋手下的淮泗农民起义军,乃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的重要基石。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谍海偷天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