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中文 > 其他类型 > 经历地球 > 第十六章 四劫循环

第十六章 四劫循环(1 / 1)

兄弟俩把草药移进药房,穆双吉坐在矮凳上一把一把的拿着在闸刀下切成短节,穆子理将切好的草药收集起来,分别放进一格格的药柜小抽屉里面。这是马上有前天才采了送下来的新鲜草药,不能和从中原购进的草药混在一起,两者药性大不相同。

“哥,诸葛亮也从他老婆那儿淘了不少好东西为自己所用吧,你看他那一身本事,木牛流马是这样来的,不晓得八阵图是不是?可惜他的许多本事诸葛家也没有传承下来!”穆双吉一边切着药一边说道。“《三国演义》中说的‘臣夜观天象如何如何的’莫非就是奶奶记录中所说的星象学一类的?若真是如此,岂非太过儿戏!”

“那几年我在中原寻你家人的时候,听说过江南有一个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说那诸葛八卦村一带地形如锅底,中间低平,四周渐高。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四方来水,汇聚锅底,形成一口池塘。那池塘的水和我们家这口井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旱不干,涝不溢。诸葛八卦村的池塘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地,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奇妙无比,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的基点。以此为中心,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围绕一个中心呈放射状的九宫八卦形布局。诸葛八卦村外围的土岗外也有八座大山。与池塘到村子到外围的大山正好应了八卦中的三环之势,很是奇特。村中小巷又派生出许许多多横向环连的窄弄堂,弄堂之间千门万户,星罗棋布着许多古老纵横的民居。接近池塘的小巷较为笔直,往外延伸时渐趋曲折,而许多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入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其布局之奇妙独特,令人赞叹不已。”穆子理说道:“有意思的是,几百年来村中居住的诸葛亮后裔并没有意识到小村布局的奇妙之处。身在‘八阵图’,却不知八卦形。直到近年从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一本旧书中查到相关记载,这一奥秘才大白于天下。”

“如此说来,那就是围绕一个同心圆而来的建筑结构,能以池塘弄出一个天然的太极图为中心倒也神妙,能有机会去看一趟就好了。”听他哥将诸葛八卦村的奇特之处一一道来,如数家珍,穆双吉很是神往。

“我也只是听那些中原人说的,说只要登上镇外的土岗向下俯视,仔细辨别,整个村落九宫八卦之形就会完整地展现在眼前。听说诸葛家后裔历代以来也只是行医。”穆子理说道。

“不晓得是诸葛亮家哪个后人选择的好地方,弄出这么个神奇村子来?诸葛亮在蜀中忙着帮刘备两爷子恢复汉室,没时间搞这闲事,他儿子诸葛瞻和长孙子诸葛尚两人后来保卫绵竹时也战死了,小儿子诸葛怀也没有了音讯,他的嫡传子孙唯独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在世。”读过几遍《三国演义》,说起诸葛家的事来,穆双吉也不含糊。

“据说诸葛京之子诸葛冲在东晋当廷尉时发现了那个地方,在那儿进进出出不知有多少次,反复察看。说要在那地建家立业,初建之人必遭横祸,但以一人之牺牲可保家族无数代之平安,也是值得的。几番犹豫之后才决定和他儿子诸葛铨在那地做起规划设计,诸葛铨那时是东晋零陵太守。首先开挖池塘,建起了大公堂、怀德堂和庆余堂。几个堂还没建成,诸葛冲、诸葛铨父子俩就被司马家寻个缘由给灭了,却因此保得诸葛八卦村至今的安全。到诸葛亮第二十七代孙诸葛大狮时,又精心设计把村子向外扩展开去。”穆子理把最后一撮草药放好,关好药柜,接着说道:“抗战时期,日军部队多次从诸葛八卦村的高隆岗下经过,却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美丽富庶的村落。”

“以那日本人的尿性,被他发现了还了得,那诸葛八卦村还能安然无恙?生灵涂炭是免不了的!真是这样的话,盗贼也不敢去寻事吧?进去容易出来难,哪个敢去找不自在!八阵图太了不起了!”穆双吉收拾好切刀板,兄弟俩一同走出药房。

“我也是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真相如何,诸葛家后裔也未必清楚。”穆子理说道,“穆家只剩我们这支独苗在这儿,瞧那诸葛家上万人族聚一处,让人羡煞!”

俩人想象着那时穆家门庭若市的盛景,一番感叹,一阵憧憬。

蒋老师和老爷子一起走进院子,穆子理迎上前问道:“蒋老师,郑益打电话回来没有?”进了堂屋,落座,穆双吉给泡了三杯青茶过去。

蒋老师接过茶杯说道:“那日是任局长送他到公安厅去的,刚要进城,老局长打电话给郑益,说胡厅长说的,让他到了省厅直接去胡厅长办公室。任局长送他到公安厅门口就离开了,并不晓得胡厅长找他的事由。我们回来后,他妈妈打他的电话,每次都关着机,不晓得搞的啥子名堂。”

“郑益哥这样子可不很妙,恐怕不是去学习的!”穆双吉言外之意蒋郑益这一去是凶多吉少了。

“昨晚任局长到家里来,说郑益已到京城,打电话回家没人接听,老穆这里也打了,还是没人接电话,让任局长来告诉一声,他在京城学习期间不能对外联系。”蒋老师说出这话时心里也是不落实,只希望蒋郑益真的是去京城学习去了。

“家里一直有人的呀,郑益啥时来的电话没人接?”穆子理说着,突然想到应该是随老爷子三个人都去密室的时候,蒋郑益正巧打电话进来,当然没有人接了。

“好在只去三个月,到他回来就晓得是怎么回事了。”事已如此,蒋老师倒能泰然处之。“双吉,棋盘摆上来,我和老穆杀两盘。”

穆双吉摆好棋具,俩老猜个先就杀将起来。

蒋老师和老爷子交情虽深,到底还是外人,两兄弟不敢去看书,也没心思观棋,回厢房说些闲话。

“奶奶的记录中还有两个和穆家典籍关系特别大的人,在历史上都是大大有名的。哥,你猜一猜,是哪两个?”穆双吉故意卖个关子。

穆子理看他奶奶的记录时,只寻能解他心中谜团的内容看,其他的还真没留意,被穆双吉这么一问,他是真的不晓得,答不上来,饶有兴趣的看着穆双吉,要听他说这俩人究竟是谁。

穆双吉却不直接说,走出门去,给老爷子和蒋老师的茶杯里续了水,观了一阵俩人的棋势,又提桶水到马厩倒进食槽里,才回厢房。

穆子理早已等得不耐,想去书房取来奶奶的记录自己看,碍着蒋老师在,终究觉得不便,只等穆双吉来说个明白,这个小弟偏偏要吊他胃口,还真让他急不可耐了!只想着穆双吉说的那俩人到底是谁。象黄承彦那样也是曾投到穆家门下学习的?帮助过穆家转移典籍的?还是和穆家有什么特殊关系的?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多了去了,究竟是哪两个?急死个人!

穆双吉磨蹭一圈才走回穆子理的房间。见穆双吉终于回来,穆子理反而显出安然的样子,并没有迫不及待。他晓得穆双吉自己会说出来的,在他面前,穆双吉就是个藏不住话的人。

果然,穆双吉走进来见他哥并不是他想象中急于想晓得是哪两个又和穆家典籍有关联的模样,只好自己说了出来:“一个是老子。春秋时期一生出来就是满脑壳白头发,一脸老相,最后骑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那位老人家。哥,怎么样,没想到吧?还有一个是……”

“双吉。”是蒋老师的呼声,声音里透着急迫和激动,穆双吉以为又是要续茶水,转身出门答应着,去了堂屋。“叫你哥也过来看看这盘棋,太妙了!”

蒋老师一脸激动,老爷子脸上也是笑意盈盈。穆双吉凑过去看俩人下的棋,一时间没看出有啥妙处,没人招呼,穆子理自己走了进来。

“还没看出来妙在何处,是吧?”蒋老师指点着棋盘各处,“这里、这里、这里、这里,四个劫,四劫循环!那些个职业棋手一生之中能下出三劫循环无胜负的都寥寥无几,我们两个老家伙一不小心弄出个四劫循环来,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等会回家画个棋盘把这谱记录下来,可有得揣摩。”蒋老师一双手比比划划,言语间颇为自得。

蒋老师边说边把棋子往棋盘外扒拉开,和老爷子复起盘来,这盘棋蒋老师执黑。俩人从头一手一手的往下摆,一样的轻松愉快,没有了以往谁的着法更好,下在哪儿更合理的争执,只说些各自的对局心态,行棋构思。

穆子理和穆双吉两人也各拖一张小凳在棋盘前坐下,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棋势演进。

行到二十多手,白棋打入黑棋角部,留下一个劫活手段,引而不发,转行他处。边上的进程中,黑棋也预留了一个打劫收官后着。黑白双方各有一块棋争相向中腹出头,成缠绕之势,各不相让,转眼间就大打出手,白棋一着不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老爷子绞尽脑汁要就地做活,蒋老师黑棋招招狠着,只是不让,最终形成缓一气的劫活。蒋老师一心要杀掉老爷子一条大龙,迫他早签城下之盟,白棋在他另一角寻畔时,竟脱先不理了,硬把中腹的缓一气劫下成紧气劫杀,这劫打着打着,老爷子把黑棋的另一只角也弄成了劫杀,再引动开初留下劫活手段的角部,连同边上的收官劫,形成了四劫循环之势。

俩老一路摆将下来,直看得俩小目不暇接,惊心动魄,到最后也是心花怒放,只剩赞叹。这种棋局,刻意而为是无论如何也下不出来的,也亏了二老一路缠斗,步步紧凑,才下出这等奇局!满盘争斗,最终和气收场。

对于老爷子而言,这盘四劫循环的和棋仿佛给了他某种心理暗示,进程中虽然步步惊心,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圆满,皆大欢喜。

终于,蒋老师志得意满的准备离开了,穆双吉送他到街上才回家来。关好大门,待要给他哥继续讲述老子和谁又与穆家典籍也有关联的悬念时,见穆子理正在书房里捧着他奶奶的记录翻阅,就作了罢。洗涮之后,独自回厢房就寝。

穆子理心里想着等把奶奶的记录看完了就去地下密室,先看看“天书”到底有何玄妙,在那个神秘未知的世界里,不知还有多少惊喜等着他们。穆双吉吊了他一阵胃口,索性不去急着了解老子是怎样和穆家有了牵连的,也不费神猜测另外一个和穆家有关联的大大有名的大神是谁,只管从头照顺序看下去。

最初翻阅记录时,他们都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开始的几页,是祖爷穆明宇讲述从中原迁到此地的原因和过程。其实穆子理从小就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问过老爷子多少次都没有获得答案,现在答案就在这里!

记录中言道,清乾隆四十五年,穆明宇和弟穆明轩渡过黄河西行,一路寻过来。起因是穆明宇连续三晚做的内容相近的梦,第一晚梦见一座四棱四角尖耸的山,山前一条小河,旁边是一片开阔的草场,草场上牛羊成群,草原里毡房座座。突然一阵乌云笼罩,紧跟着就是一场暴雨;第二晚依然梦到同样的场景,稍有不同的是没有乌云暴雨,代之而来的是草场尽处的一户人家,自给自足,温馨和睦;第三晚的梦才让他下定决心要寻找这么一个所在,在梦中他追随着反道西行的太阳来到那座怪山之前,太阳越过远处那层叠的山峦然后消失不见,尖耸的山被明亮的光覆盖,从中现出一个人影,对他说了一句他醒后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的话,只记得听了在光影中的那人影说了那一句话后他的感觉:敬畏、激动!人影和光亮逐渐隐去,周遭环境又归于静穆。他回过头来,穆家先祖都站在他身后,对他微笑点头。

兄弟俩几经周折,才到得神山所在,穆明宇一见神山,与梦中并无二致,当即决定举家迁来此处。穆明轩自然是不同意,想那中原气候适宜,环境幽雅,繁华热闹,族亲众多。看这地物资匮乏,人烟稀少,贫穷落后,通行不便,气候恶劣。父母新丧,大哥就做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举家搬迁决定,说什么也不同意,俩兄弟起了争执。

穆明轩不知穆家的使命,穆明宇又不便细说,只照自己的梦境行事,在穆明轩看来,他哥这是一意孤行,不可理喻的行为,也不和他多说,自回中原,看他能在那地折腾到几时。做个梦就要搬家,那人一生只是搬家就累到够呛了,还谈啥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兄弟负气回了中原,穆明宇并不改初衷,在翡翠坪选定了地基,准备修房造屋。兄弟不愿迁过来,自家妻小是一定要跟随自己的,还有穆家地下密室里的众多典籍也要迁过来。

穆明宇在附近牧民毡房中寄宿,一夜,又作一梦,这梦极清晰。山下一个几百人居住的小镇,小镇旁边有一条河,河水流向圣湖,小镇稍微往上的河边有一个小山包,他独自在那儿开挖地基,建起和中原一模一样的缩小版的宅院,宅院建好,又是一道光亮罩着那新房新瓦。梦中的小镇和小山包是他和穆明轩来时经过的,还有印象。他再无疑虑,天明就离开翡翠坪,下山来到梦中那小山包处,左右察看,果然一个好居处!

穆明宇回到中原后,穆明轩因为不理解而生着他哥的气,穆明宇也不和他弟辩解,领着妻儿,带些金银,请了巧匠,挖几株柏木树苗,复来小河旁的小山包上动工造房。花了一年多时间,宅院建好了,地下的石室、通道、密室也依着中原的格局建成。一切妥当,穆明宇回到中原移出密室里的二十四个箱子,运来放入此地密室中。

穆明轩方才知道穆家宅院地下还有另一个世界,只不知作何用,看那些箱子沉重异常,得有多少穆家历代积存下来的金银宝物?一下子被他哥全都拉走,也不分些出来,连看都不给人看一眼。还请的是名气最大、信誉最好的震远镖局押送。穆明轩自此就把他哥恨上了,发誓终身再不见他哥一面!

此后,穆明宇回过一次中原,穆明轩避而不见,知道俩兄弟这嫌隙是深了,难解了!

穆明宇故去后,他儿子也回过一趟中原老家,那时穆明轩也已不在人世,穆家人对他很生疏,当个远方客人看待,更小一辈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也是在这大宅院里生活过的。渐渐的,西部穆家和中原穆家就断绝了往来,西部穆家一代代的倒还记着中原还有这么一支宗亲,中原穆家却完全不知西部冷寒偏僻处也有穆家的分支,穆家又没有个族谱啥的,也无从查考。许多年后,直到老太爷陪同熊静进入中原才去了一趟,这一趟却终结了中原穆家宅院!

穆明宇去世后隔了几十年,一家姓马的从托素搬过来,就在翡翠坪穆明宇最开始选的地基上修房造屋长住下来,还和穆家搞得甚是亲近,两家如同一家。

说来也怪,自从穆明宇搬来这地以后,自他儿子往下,到老爷子那儿已是七代单传,奶奶在记录中也是啧啧称奇。穆子理心说,奶奶不晓得,到他这辈已是八代单传了,指不定还要九代单传!这后一个事实象记录一个闲话,每一代也没留个名姓,单单在纸页尾处点出这么一句。

穆子理掩卷,起身,走出书房,来到院子,夜已深,万籁俱寂,县城里偶尔会出现的喧闹今夜也没有了。月亮隐在神山方向,有些淡淡的月光撒过来,从院子里看到的所有物事都影影绰绰的。有风掠过,吹得四株高大的柏树“唰唰”作响。老爷子和穆双吉早已熟睡,谁又能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呢?

除他以外,搬到此地后的穆家每一代都是到老才了解穆家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义无反顾地坚守着,守护着。

中原穆家的人甚至到死都不明白穆家还有这等不寻常的使命存在!祖爷穆明宇连续几晚的梦境预见性又是如此准确!这些只用冥冥中的什么什么是不能完全解释的,该怎样解释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呢?偶然?巧合?天意?抑或是谁刻意的安排?

最新小说: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九零福运小俏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