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苏言回到家里,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上了高中,她和母亲很少在一起,暑假回来,她对母亲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感,以前的陌生只是很少说话,有求于母亲的时候她还会低下头讨要生活费,学费,母亲则会高高在上,随意的骂几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苏言已经没有想母亲要过钱了,都靠亲戚的资助。
现在暑假,苏言决定自己做点什么,她真的不愿意再看母亲的脸色,再说母亲自身都难保,怎么还能指望她供她上学。
她能做点什么呢?卖菜苏言是可以的,可是卖了菜的钱还是得交给母亲,再说现在地里菜少,她决定养鸭子,她把剩下的钱买了二十只小鸭子和一些饲料,苏言自小在农村长大,对于养鸭子那是再熟悉不过,她没有和母亲商量,当鸭子买回家的时候,母亲有点惊讶,随后便对苏言说道:
“人都养不活,还养鸭子,这家里全是败家子,有那么好养的鸭子吗?人都吃不饱,拿什么来喂呀?而且那么臭,我告诉你,你不每天把我家里打扫干净了,我可全把这些鸭子扔出去!”苏言不理母亲,以前的不理是那种唯唯诺诺,不敢反抗的不理,现在的不理则是那种带点不屑的意思。
这一两年来,长辈们批评母亲父亲没有责任感,指责他们,救济他们,没有人看得起她们,很多人在苏言面前说父亲母亲的不是,父亲和母亲越来越不争气,他们完全堕落了,对一切人们的批评无所谓。
只要亲戚们给他们救济,只要能活下去,一切都无所谓了,面子算什么,只要可以活下去。
苏言现在已经没有向父母要钱了,完全是姑妈,堂哥,堂姐和亲戚们的资助。
她好像没有那么怕母亲了,母亲现在责骂苏言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理直气壮了。
其实她也不敢像以前那么欺负苏言了,因为很多人都说苏言是个不错的丫头,所有人都站在那笨丫头的那一边。
而且这个家能得到别人的救济,或多或少是因为别人可怜这笨丫头。要是没有这笨丫头,或许根本没有人踏进这个家的门。
母亲现在的底气越来越不足,她说话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大声了。苏言每天起床特早,主要是早于母亲起床,就可以不和母亲碰面,她到各个草堆挖蚯蚓,她一开始觉得蚯蚓有点恶心,可是慢慢的她觉得其实挖蚯蚓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特别是看着鸭子抢食蚯蚓,她觉得无论多么累都是值得的。小鸭子长得特别块,没有几天,就有买来时的两倍大,母亲是完全没想到的,母亲以为苏言就是玩玩而已,没想到鸭子长得那么快。
苏言每天跟这群鸭子在一块,好似有了感情,谁说牲畜没感情,这群小鸭子每天绕着苏言转,从不到母亲旁边,只有苏言每天耐心的给她们喂食,喂水,打扫圈棚。
苏言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养一些动物了,有时这也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她太孤单了,有这群吵吵闹闹的鸭子作伴,似乎生活便没有那么的孤单。
鸭子越来越大,苏言每天必须去放鸭子,她去她从小长大的河边,这群鸭子也蛮听苏言话的,其实苏言觉得这样的生活也蛮好的,可是母亲父亲,哥哥为什么不愿过这样的生活,他们偏偏要那样无所事事,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安安稳稳,平平安安,从不用担惊受怕,也不用别人指责,村里的人不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吗?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他们为什么要和别人不一样。苏言实在想不通。好好的日子不过,她想破脑袋也没有结果。
哥哥从小得到那么多人的爱,奶奶,妈妈,所有的人都围着他,都夸他,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家里的东西只要他张口,一切都是他的,可是他偏要偷。
也许命运真是捉弄人,那些苏言想要的,苏言拼了命想得到的,确实哥哥不在乎的,苏言渴望的是母亲可以给她点爱,从小也想得到和哥哥一样的画夹,也可以过年是和哥哥一样有新衣服穿,哪怕一次,而不是永远穿别人剩下的衣服,背哥哥剩下的书包,吃哥哥吃厌了的东西。
哥哥都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那么多,但他却不在乎这些东西。而自己呢,自己一直想要这些,也许无论她怎么努力,这辈子她都得不到。
真应了那句话,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