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在怀安县的地界内,但你不能说它就长在怀安城边上。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所以这道门中的二人解了后院马厩的缰绳,策马出门行。
正值四月,繁花似锦。去双鸭山的路上,来往的游人如织,共述这美好的春光。比春光更加明媚的,是那并辔而行的少男少女,生命的的美好和活力,像春光般吸引着路人的眼睛。
斗笠少女微微低下头,发出一阵轻笑,“师兄干吗总是偷偷的看我,难道师妹身上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俊朗少年也不知害臊,伸手摸了摸身前骏马的鬃毛,洒脱的说道:“师妹多心了。我只是有些奇怪这路上的行人怎么都在偷偷的看你,难不成换个方式,能看出别样的风景来?”
少女忍不住偷偷的啐了他一口,好一个没脸没皮的人!自己的耳根都不自觉的红了。“世上本无事,庸人之扰之。眼睛长在自己是身上,我便不能阻止,想看就看好了,干嘛不能光明正大的看呢?”
“师妹还是经历太少了啊!你想:一个美妙女子,若是你目不转睛的盯着去看,岂不是一份亵渎?不仅会惹得那美女愠怒,还要招致周围人的鄙夷,连自己都要自行惭愧几分。”
“那既然这样,就应谨守本心,不去看好了。”
“哎,这怎么能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人自有追求的**和本心。没有了**,人就变之为机器,那还是人么?有悖天理。”
“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那岂不是都要像师兄这样偷偷摸摸的来看么?”
“我和他们又有不同。”少年得意的一笑,“我和师妹是熟人,想怎么看都行。偷偷摸摸的看也好,光明正大的看也好,都存乎本心,外人也说不得什么。”
斗笠少女的身子微微颤抖了一下,喏喏说到:“师兄好像也不是很熟。”
少年好像没听到她说话一般,抖了一下缰绳,轻夹马腹,人便像是一阵风般的向前路卷去,还不忘将风声作为书信,大声调笑道:“师妹快点,再不向前去,怕是要孤男寡女露宿这荒郊野外了!”
“驾!”少女的这一声轻咤带有几分娇羞和气恼,如一只银瓶般乍响,轻烟般追着前面的少年去了。
“咚咚咚”低沉而凝重的鼓声从双鸭山上的广德寺中传来,天色已是将晚。僧人们结束了一日的修行,便到了晚斋的时刻。今时不同往日,广德寺中的炊烟格外的粗壮些,与那鼎盛的香火交映成了两道盘绕的烟龙,螺旋着打转,升入了天空。
清明时节,寺庙中的香客格外的多些。请愿,聚财,祈福,求子,香客的愿望也五花八门。这么多的愿望却化成了功德箱中的银钱,化作了佛祖脚下的黄铜莲灯,化为了寄托愿思的大树上的红绸带。
“这么多的因果,不知道那群和尚吃不吃得消,也不怕把肚皮给涨破了!”看着那广德寺上空,因人气众多聚集而成的璀璨霞光,叶明远的眼中藏不住妒色,两道白气从他的鼻孔中喷射了出来。
听着这少年满是酸味的语气,妙龄少女嘻嘻的笑了起来,不忘揶揄他:“师兄要是气不过,我俩去借宿一宿如何?吃他们的,喝他们的,把那群肚满肠肥的胖和尚,好好刮一层油皮下来。”
叶明远斜着看了她一眼,不满的说道:“你们隐湖的女修士拜的是辅斗元君,与那佛门到有几分渊源。我们正一道拜得可是正统的老君,与那不尊师道的和尚只有过节。这般招人嫌的事,何必去做?”说罢一挥袖子,又往大山深处的阴影行去。
鹿灵犀看他有些生气,便急忙赶上前去。
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便在一处山坳中停了下来。
天已黝黑,五步外便不辨物景。身处大山中,眼前更是漆黑,阴风朔朔,很能迷乱人的神智。树影摇动,草木阴森,仿佛那其中藏身有许多妖魔。叶明远挥手,一纸符篆引燃了洼地中的材木。
或许是少年刚才的失态引得二人有些隔阂,火光中的二人默默不语。明媚的少女已经摘下了面前的斗笠,一点火星飞溅,那点嫣红在姣好的面容前很快的败下阵来,渐渐熄灭。陆灵犀手执一根小木棒,无聊的拨弄着身前的篝火。“啵”的一声,更多火星欢呼着飞溅起来,向她飘渺而去,犹如飞蛾扑火。
少年有些踌躇,时不时的偷看少女两眼,又很快的低下了头。他在心中不停的责备自己。“叶明远啊叶明远,平时看你也是个满洒脱的人,怎么今儿个变成了个小姑娘模样。不就是发了通脾气丢了下脸么,多大点事?随便哄她两句不就成了!”
因此,他咳凑了一声。
话还没说出口,对面的姑娘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串银铃般的声音响了起来,“师兄这是怎么了,还要这般偷偷的看人家么?”
少年诧异的一抬头,看着那弯弯眉眼中的融融笑意,忽然觉得那一道沟壑转瞬之间就不见了。他羞红了脸抢声说道:“哪有!”但见那少女不说话一直笑眯眯的瞧着自己,少年眼骨碌一转说道:“师妹,你可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做双鸭山?”
“哦,还请师兄指教。”
“说来可就话长了,”这小道士如个说书人那般掸了一下衣袖,开了腔:“原来这山并不叫双鸭山,而是南岭九连山的一处支脉,唤作宝山。两峰之间有山脊相连,自成一体。两头高,中间凹,活像一个圆滚滚元宝。**因风而聚,金水汇地而德。绕城而过的东江,便是从此山中来。想来那广德寺选做此处作为香火之地,也是奔着这个彩头。”这少年摇头晃脑,啧啧两声叹息道:“可惜,如今不叫这个名字了。”
“师兄不要打岔,还没说到正题哩。”少女的笑容更加的明艳了。
“今日为什么叫做双鸭山呢?还要拜一位景教的僧侣扫马所赐。扫马是大元时期的高僧,曾出使过西秦,按理说应该是一名博学多闻之人,可竟在这名字上犯了糊涂。传说此人好学不厌,每到一处必定要拜访当地的学社。这宝山南麓五十里处有一座学院名作中山学堂,在这百里范围有些名气,广州府的提刑按察使牟大人便出身于此。只是可惜,如此知名的学堂,却被那僧侣扫马翻译成了西秦文字的双鸭山学堂,白瞎了一个好名字。便说此事都传到了皇城里,连皇上和太后都笑出了声来,闹的人尽皆知,成为茶余饭后笑谈。”
听了此话,陆灵犀的媚眼笑得更弯了,“师兄讲的如此有趣,连皇城里的圣上都知道了,为何师妹却没听说过?”
少年点点头,“扫马是大元的人,说的皇上必然也是大元的皇上。百年前的事师妹没听说过也是正常,这也就是本地人知道的奇谈怪论了。”
“师兄不说还没注意,仔细一想这书院竟然已有百年的历史,当真是钟灵毓秀,薪火相承。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此人文鼎盛之处,必是红尘中不可多得的一景。等此事了结,师妹定要前去拜访一下山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妹应当多去看看。走之前和师兄打声招呼,我多给你备些银钱干粮,丹药也要备一些。”
少女疑惑的看着他,“那里离这儿很远么?不就是一座山的南北端,竟要准备这么多东西?”
少年疑惑的看着她,“师妹莫非是路痴?难道不知道此地向南因双鸭山等山脉阻隔,需要绕行近五百里地,才有了通往广州府的路?”
唰的一下,陆灵犀脸上的霞红从脸蛋一直红到了耳根,嗔怪的喊了一声:“师兄!”
叶明远正嘻嘻哈哈的笑着,却见少女脸色一变靠了过来,出声喊到:“师兄,有鬼!”
一阵风吹了过来,一阵凉意侵了过来,一阵惊恐袭上了心头。师妹喊的是有鬼,说明来者定不会是人!什么样的鬼竟敢无视燃烧的明火,什么样的鬼竟敢接近神通的道人?叶明远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冲上背脊,胳膊上的汗毛根根竖起,像是要感受那黑暗中的风吹草动。
夜不语,唧虫不鸣。
燃烧中的篝火似乎也不能带来一丝温暖,天地中二人不禁靠在了一起。一阵风来,少女的发丝袭上了少年的脸颊,少年吓了一跳,猛然转身却发现少女只在身后一寸,呼吸可闻。好一段旖旎时光,若是能平安无事就更好了。无及多想,少年转直了身子,立在了女子身前。
看那少年转过头去,少女脸上飞过了一丝霞红,赶忙将那一缕青丝束在了脑后。
二人用目光探寻着四周的黑暗,却任是无果。叶明远抬头看了下天空,星月无影,只余黑云。
“师妹你是不是看错了,哪有鬼影?”
“不会”,陆灵犀坚定的摇摇头,“师妹修得是本家的心有灵犀。有神且不糜,有灵而无骨。非人非妖,不是鬼是什么?”
叶明远点点头,一手指天,正八品的白昼符射向了天空。白光呼的一下在暗夜中绽放,少年眯着眼睛迅疾的四周观望,哪有什么东西!心中真有些疑惑,随行的两匹骏马却“忽律律”一阵恐惧的嘶鸣,没头没脑的向黑暗中奔去,不一会,却发出痛苦的哀鸣。
叶明远心中一痛,“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