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雷从汪律师手中接过的是一授权书。
授权书的大意是叶天浩一儿一女尚未成人,属于叶天浩个人的合法财产部分钱小雷有第三方监管权。而且文件特别声明,这个第三方监管权是高于这一双子女的亲生母亲巩爱珍的。只要钱小雷一签字就应该生效了。
“巩女士一直没有放弃叶天浩先生,怎么突然生出这样一份文件?巩女士对此知情吗?”钱小雷问道。
“巩女士对此毫不知情,我想这应该是叶天浩先生生前的应急措施吧。”汪律师解释道。
“也就是说,这份文件是叶先生在病房里,在警方的监管之下委托你签署的?”钱小雷总感觉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所以他要问清楚许多细节。
“是的,医院院方也有见证人,这里还有省城一家律师楼律师的签字。”汪律师指着委托书下方的签名和手印解释道。
钱小雷早就看到了医院院方和第三方律师的印信,听汪律师如此说,抬眼看了看旁边的常自新。
常自新拿起那份授权书反复看了好几遍,冲钱小雷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钱小雷没有签字,提出来先看看另外三个档案袋里的东西再说。
汪律师微微一笑,纤纤玉手轻捷地打开第二个档案袋,里面是一份关于叶天浩父母的一份授权声明。文中大意与第一份相似,也是授权钱小雷第三方财产监管权,不同于上一份的授权书的是这一份只字未提巩爱珍女士。
钱小雷让常自新验明了此授权书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收到档案袋里也没有签字。
“再看看剩下的两个档案袋吧。”钱小雷言道。
第三个档案袋里装着的是几份资料,钱小雷仔细完之后,发现是叶天浩的资产报告清单。其中有一份重要的声明,其内容是叶天浩生前与施月华女士的财务往账目清单的复印件。这些东西相当于叶天浩的财产说明书。
最后一个档案袋里装着的是一幅尺幅很小的油画和一页a4打印纸。仅此而已,别无他物。钱小雷拿起这幅比档案袋尺寸略小一些的油画仔细端详起来。
画面内容是现代都市场景,一条小巷是油画画面的主线条,一老一小两个人物正步行在小巷的石板路上,朝巷子深处走去,两个人物都是背影,年老的那位好象是爷爷,手中还撑着一把老式雨伞。小巷两边的房屋看上去比较陈旧,似乎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单位宿舍楼的样式。
画面的其它位置零零星星地点缀了些花草树木。
除了这一老一少,油画的作者还虚笔点染了三五个背景人物,都是些没什么特征的衬托人物。有巷子里开小店的店东,有顾客,还有一个骑自行车穿行的行人……
落款时间是2008年8月,落款作者好象是笔名:风信子。最右下角以行书字体书用画笔写了“初夏记忆”四个字。
其它方面也看不出什么来。
那页a4打印纸上用电脑打印机打印了几行字,大意是将此画赠送给钱小雷先生以示感谢。钱小雷先生对此画有百分百的所有权。右下角有叶天浩的亲笔签名和手印,日期大概是叶天浩去逝前一周左右的一个日子,从时间上推算,那时,叶天浩应该还在狱中。
常自新作为金牌大律师这种场面见过无数,但象叶天浩如此安排的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大家都明白,叶天浩是负资产。那么,这四个档案袋有什么意义呢?
“叶天浩先生一直到去逝,债务都无以完全清偿。那么他的这种安排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他的一双儿女未成年,暂不做议论。他的父母是否还有替他偿还债务的法律义务?那么这些授权书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钱小雷向汪律师请教道。
“我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严格地讲,律师费还欠着呢!我也是念及与叶先生之前的友情才跑这一趟的。钱先生您的疑问我也搞不明白,你如果愿意签字,我也算尽责了。如果拒绝,我们协商一份协议,我将其与这四份档案袋封存在一起公证之后保存。这件事就算了结了。您看呢?”汪律师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
“好吧,我签字。”钱小雷没有犹豫,在规定的地方签字按手印。随后常自新作为见证律师也在另一份文件上签字按手印。随后汪律师熟练地把文件进行了分类,把那些应该归钱小雷保管的文件、油画连同档案袋一并交付给钱小雷先生。剩下的文件她会按照相关规定封存保管。
“劳烦钱先生跑这一趟,我也算了结一桩心事。就此别过,再次感谢。”汪律师微微欠欠身,向钱小雷和常自新表达了谢意。
送走汪律师,钱小雷和常自新回到办公室,钱小雷问常自新:“你看出些什么没?”
“一时半会儿我还想不明白,这种事我也是第一次遇。有一点我猜猜,你听听我说的有道理没。我感觉叶先生对施月华最终完全偿还债务似乎还报以希望。如果将来这一条能够落实的话,前三份文件立马就可以生效了。还有一点,如果叶先生手段高明,名下还有隐匿的财产,前两份文件也有实际意义。不过,你夹在中间就有些不方便了,咱们是举报呀,还是不举报?”常自新到底是职业律师,说的在理儿。
“举报,这些文件将变得毫无意义。不检举,我违法。他的父母和儿女得实惠?我和他之间没有这么深的交情呀。是有些奇怪哟!那幅油画应该有些古怪,你帮着看看……”钱小雷感觉叶天浩应该另有深意。
二人重新拿出那幅《初夏记忆》小油画仔细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这个时候,钱小雷联想起医院那位大夫传递自己的那串奇怪的六位数字“798531”。将这串数字与《初夏记忆》联系在一起,钱小雷心里琢磨来琢磨去也找不到二者有什么特殊的逻辑联系。
常自新对于油画一知半解,他从画中私留暗记的角度反复揣摩,最终也没有发现什么。二人又通过透光笔研究了油画是不是有夹层,最后也是一无所获。
那串数字,钱小雷始终没说。
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对钱小雷自己,对常自新,都是如此。
看看再研究下去也是瞎耽误常律师的功夫,钱小雷收好四个档案袋准备离去。常自新连忙让助理取出一个崭新的真皮文件包让钱小雷用它装那四个档案袋。
“不用了吧,我一会儿就到家了。”钱小雷发现那文件包挺讲究的,自己平时根本用不着,别再浪费了。
“我这儿多着呢,赠品。这算什么呀,拿着用,拿着用。”常自新自己动手帮钱小雷装好。
钱小雷不再推让,拎着文件包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