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跑出老远,双手掐腰向这边喊:“一日做先锋终身做先锋,大哥!你是俺永远的先锋!”
“哦!”遇春激动了,他没想到自己在小弟心中这么重要,大吼一声“就冲你这句话,大哥我心领了!”然后一个箭步冲进朱元璋大营。
见大哥进去,小弟们纷纷在账外祈祷,然后看到蹦着跳着跑出来的常遇春。
啥也不说了,冲进去吧。
于是小朋友们一起往里冲,把朱元璋大营冲个底儿朝天。
朱元璋看着前面密密麻麻的小弟,面无表情,然后看到身边拿一本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朱文正。
在那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哦——”他嘴巴张成“O”形,恍然大悟:朱文正你从小没好好读过书,现在捧一本书装什么正经!想当官,明说啊!
“敢问贤侄欲封何官?”他开门见山的问朱文正。在众多小弟注视下,他不得不装的有学问,而没有说成自己一般会说的“你特么想要啥官!”
“啪!”朱文正的书掉地上,端着书坚持到现在,终于有回报了!他欣喜若狂的抬起头,对朱元璋说:“叔你先封大家吧,大家出生入死不容易,理应先封!”他站起身用书指了指大家,然后动情的看着朱元璋,“我封不封都行,只要叔富贵,我怎么会不富贵!”
“。。”大家无语的看着他,朱文正的低劣演技,已经激起了众怒,要不是加官进爵不能出差漏的关键时刻,小朋友早“嘘”出了声。
只有傻子认不出来。
朱元璋认不出来。他激动的“哦”了出来。“哦!哦哦!”朱元璋结巴的说。在太长脸了!实在太长脸了!没想到侄子这么有出息!当着大家伙的面这么给自己长脸!以前只是觉得他是败家子,没想到这么有出息!识大体顾大局!自己实在太不了解侄儿了!
一想到从前那么瞧不起朱侄儿,朱元璋就想“啪啪”的扇自己两巴掌。
别人都能识破就朱元璋不能,朱元璋傻吗?
不是的,朱元璋比谁都精,朱元璋只是在相信家人。
朱文正是朱元璋家人不是别人家人,朱元璋相信朱文正。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相信别人,包括亲戚。
由于小时候被放进锅里煮的经历(参见《大明帝国3、朱元璋:如何在操蛋的世界里保持快乐》),朱元璋没在相信过别人。由于从小缺爱,朱元璋特别珍视亲戚、家人。
他特别相信家人,因为家人没有背叛过,直到遇到了朱文正。
朱文正在说谎。
说谎本来没什么,这是种传统,小朋友想要某件东西时总是先推三阻四,不是万不得已不接受。曾经有人很直接,想要啥,嘴巴就说啥,不过被骂做“不要脸”。久而久之,除了内心强大的人,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含蓄。
都学会了说谎。
人说谎不是一个人的错,甚至不是一个时代的错,而是几千年的传统。
在这种复杂原因下,朱文正内心明明想发财(已经是最大的官了)想领金子银子,但嘴巴上还是说“你给别人好了。”
于是朱元璋给了别人。
朱元璋相信他,客气是给外人说的,给自己家人客气啥。朱元璋没啥家人,所以把亲戚也当家人。
但朱文正不这么想,朱文正有自己的家人,对他而言,二十多岁才交往密切的叔叔就是一外人。
对外人,是要含蓄点的。
由于双方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一场误会。
误会朱文正意思的朱元璋激动的老泪纵横,连说三声“好!好!好!”,然后封遍在场的所有小弟,从领军大将到看门老大爷,都俸禄不变官位连升三级(耍猴呢),唯独没封他朱文正。
当天晚上,和马皇后滚床单时,朱元璋说出了原因。
“文正如此识大体顾大军,我要不体谅他心意,还是他亲叔吗?”他把马皇后按在身下,一遍办事一边说。
显然,通过长期实践,朱元璋发现,大脑精力分散,可以延长啪啪实践。他在不断实践中,掌握点啪啪精髓。虽然和现代比九牛一毛,但在那个时候,已经很厉害了。
显然,朱元璋认为,亲情可以战胜公平。由于有亲情,可以给亲戚不公平待遇。小朋友有时不是偏袒亲戚,而是压榨亲戚。
被压榨的朱文正受不了,当天晚上冲进房间压榨他真正的家人,宜春院翠花!
“别人都封了就不封我,他(朱元璋)还是我亲叔吗!”朱文正把翠花按在身下,一遍办事一边说。
朱文正也掌握点啪啪精髓。
有其叔必有其侄。
侄侄打算一脚踹开叔叔。
“他不仁!我不义!”朱文正大吼。
吼完了高潮了然后趴在翠花身上像死猪一样睡去,第二天,头脑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不能踹开叔叔,还是得跟着他干。但又不能让自己受委屈,朱文正只好退而求其次,横行霸世殴打地头蛇、欺负谎话大闺女,无恶不作,做的都是恶。企图用作恶行径吸引朱元璋注意,让他发现自己内心深深的不满。
朱元璋很快发现了。
在南昌被朱文正欺负的小朋友哭着喊着跑到应天告状,还把和马皇后酣战一夜正在熟睡的朱元璋吵醒了。
南昌就是洪都,朱元璋弄死陈友谅后,心情大好把洪都改名“南昌”,取“南边繁荣昌盛”之意。
朱元璋被吵醒了,他神经衰弱的打开门,正准备问“是谁”捋捋袖子准备把吵闹的拉出大街都打一百八十打扮,然后看到满庭院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哭倒一大片。
他们都是南昌地头蛇,要么在衙门欺行霸市要么在菜市场欺行霸市,最不济的也要在家里欺家霸家(渣男),然后朱文正一出来,都蔫啦。
做老大时间长了,忘了做孙子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