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了想法,机会总是好找。春天的时候,燕子带回一个消息:位于市中心的劳动路上要开服装夜市。这是燕子的小学同学吕梅梅告诉她的,吕梅梅已经做了四五年的服装生意,这一次准备加盟夜市。
“梅梅的服装生意做得很好,有一批生意伙伴,这一次想把夜市哄热。夜市摊位费低,夜间也是大多数人休闲时间,顾客多,梅梅她们看好这个项目”,燕子一边做着饭一边向羽风介绍。
“服装夜市不占上班时间,摊位、投资可大可小,而且有吕梅梅这些成功下海者引路,嗯……很可以一试”,羽风跃跃欲试。
“可是,我的工作三班倒,进夜市基本上全靠你,要论你的服装品味,那是没问题,可我总觉得你不是生意人的料,去跟人家讨价还价你根本拿不出脸儿,行吗?”
“行不行都得去干,练练吧”,羽风看了看坐在床上看电视的毛毛,暗地里握了握拳头给自己加劲。
燕子利用上夜班休息的时间,跟梅梅她们到工商局办理夜市摊位手续。在市场规范管理科,牛丽丽在审批的手续中,赫然看到了徐羽风的名字,她不由得起身来到服务大厅寻找,没有见到羽风。她把徐羽风的手续扣在手里,亲自发放,见到了燕子,一见之下丽丽暗暗吃惊:果然像极了衣飘姐。“是燕子吧”,牛丽丽一边把审批过的手续递给燕子一边说,“徐羽风要卖服装么?为什么,工作不要了?”
燕子有些茫然地看着牛丽丽,“你认识羽风?”
“我们原来在一个农场”,牛丽丽淡淡地回答。
“噢,羽风只业余时间干干,工作没有丢”。
“这不太像他要做的事情……”牛丽丽面无表情说了一句,转身走了。
回到家见了羽风,燕子很有些在意地说起来:“夜市摊位手续办好了,给,你看看。唔……今天在工商局见到一个女的,好像是个头,她说和你原来在一个农场,挺关心你的样子”。
“看你说的,什么挺关心我的样子啊,我都不知道是谁……这摊位好像在中间嘛”,羽风翻看着摊位手续,岔开了话,“最近我看了一本《经营之道》,经商无非两个渠道——进货渠道,销售渠道。而且,越是扎堆儿卖东西就越能聚集人气,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夜市已经铺好了销售渠道,下面就是进货的问题了”。
“进货不用愁,跟梅梅一起去几次就摸清个差不多了”,燕子一边盛着饭一边招呼着毛毛,“毛毛,洗手吃饭了”。
“哎”,毛毛答应。
“梅梅让我告诉你,这次进货,特意选择了周六一大早发车,周日晚上返回的进货时间,让你可以借一个周日。就是下个周六”,燕子招呼完毛毛,继续对羽风说。
“那我赶紧准备吧,需要请一天假”。
“买双旅游鞋吧,少不了走长路”,燕子特意提出来。
“买双解放鞋就行,都是胶底”。
“你……”燕子瞪起眼睛。
“咱要进货,需要钱嘛。等赚了钱再买,一定买”。
“唉”,燕子叹口气。
那天周六凌晨四点多钟,羽风与吕梅梅几个人集合在了前往两个城市服装批发市场专线营运大客车前,客车前三五成群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风哥”,吕梅梅用了一种江湖称呼打招呼。
“是燕子的老公吧,长得真帅呀……风哥,你是个文人吧,可不像干我们这一行的……”路灯下,梅梅的几个同伴快人快语。
“干这一行要像个什么样呢?”羽风不紧不慢笑着问。
“干我们这一行啊,要泼辣能干哪。进货么,天热一身汗,天冷一身泥,几十斤的服装包拎起来一阵风。卖货时,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还要嘴巧能拉住客人……”一个胖妹妹把袖子往上一撸,双手叉腰,头上扎的两个短刷子辫一甩,“哎,就是这个样。像你那样文文静静的可不行”。
“哈,胖妮,咱们的形象代表哇,看看看,这形象多好啊”,几个人拍着胖妮打趣。
“哎,上车啦上车啦”,客车司机打开了车门,吕梅梅招呼同伴上车,“风哥,你别听她的,卖东西又不是要跟人打架,捋胳膊卷袖的……”
羽风安静地笑着上了车。
车子开动后,吕梅梅看了看行李架上羽风提袋里露出的编织袋,回头对他说:“风哥,进货要不要编织袋都行,每一处的卖家都会给打包,咱这大客车上面下面都管放货,下了车就有专门运货的三轮给你拉回家,那种拉货的折叠拉杆车倒需要买一个,在批发市场里面转的时候用得着,不用拎着东西转”。
“噢,知道了,谢谢你梅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