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再青走过来问道:“王局,回来了。”
\t“回来了。”
\t“今天市长要来开一个问询会,我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t“老高,多谢!你维护一下治安,市长来该做的安保工作不要少了。”
\t“是,我已经安排人去做了。”
\t“行,那就没事了。”他拍了拍高再青的肩膀道。
\t又回头问刘苗:“确定要分流和除名的名单可以公布了。”
\t刘苗听罢大惊:“啊!今天公布?”
\t“对,今天必须公布出去。”他语气坚定。
\t刘苗心里道,这不是和市长对着干吗?
\t既然是命令她就不得不执行。
\t“是。我这就让人张贴在公布栏,同时,各部门送一份。”
\t“赶紧去办吧!”王明江看了一下时间,早上不到八点。
\t距离开的九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
\t刘苗转身离去,回到办公室说做就做,既然王局下了命令,她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t这份分流和除名名单其实小道消息已经流传很久,只是没有正式公布而已。
\t具体结果其实和小道消息流传的差不多,只是后期除名的人少了几个,分流名单多了几个人。
\t名单很快从保密软盘里打印出来,盖上公章,以上次开会的决议补充发了出去。
\t这个年代布告栏是局里面最重要的消息来源。
\t很多重要的通知都列在大楼门口左侧的布告栏上。
\t一般大家上班的时候都习惯性的要看一看布告栏有没有什么新的通知。
\t名单在上班时间张贴了出去。
\t除了分流和除名,下一步还有竞争上岗的问题。
\t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被除名也不怎么幸运,是第二批的备选队伍里的人。
\t很快,周围围拢了一片人,大家都看的提心吊胆,有几个人甚至直接骂了娘。
\t这次的名单王明江早就了解过了。
\t被除名的有三个人,原本是五个人,最后轻饶了两个人,觉得那两个人除名有些过了。
\t这三个人中一个叫张俊,曾经因为和人民群众对着叫骂被处罚过一次,是机关里的一个小职员,家里有点背景,工作上经常是吊儿郎当,时来时不来。
\t第二个人叫姜海波,犯过比较严重的错误,喜欢穿对襟衣服,留光头,挂金链子。据说是花了不少钱给一些重要人物进来的,进来后也不收敛一下,在治安队宋武手下当小队长,接受过贿赂,被处罚过一次,这次被列入除名的名单。
\t还有一个人叫朱平,据说是朱县长的侄子,高中还没毕业就进来了。朱平进入队伍之前是学校里的小混混,穿上这身警服更加嚣张不行,回学校显摆了好几次,顺带也惹了不少麻烦,打了不少男学生,霸占了不少女学生,可以说恶名远扬,群众对他反应很大,这次直接被除名了。
\t此外,还有一些被列入分流名单大概十二个人,里面也是关系复杂。
\t很多人之所以来单位不好好工作,就是觉得自己后台硬、关系广、以为拿上铁饭碗。
\t谁知道会有被分流的一天,分流的都是下面乡镇最艰苦的地方,如果在这个地方依然不好好改造,下一步就是除名。
\t王明江在办公室翻看着今天的报纸。
\t楼下已经炸开了锅。
\t这时候,张费也来了。
\t当他看到名单上居然有朱县长的侄子,不禁冷笑了一声,心道:“自己都保不住了还想着搞别人!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t他没说什么,夹着公文包到了自己办公室。
\t这时候,被除名的朱平气愤难耐跑进来找他:“表哥,我被那个姓王的除名了,你把枪给我,我去教训他一下。”
\t张费之前被王明江收拾过,知道用枪也未必好使,朱平年纪才不到二十,热血青年,万一干出大事就真的被除名了。
\t“朱平,冷静一点儿,他那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的,王明江马上就要滚蛋了,到时候这个名单连个屁都不算。”张费道。
\t朱平长出一口气:“可是我咽不下这口气。”
\t“你懂个什么,一边呆着去。”张费不满地说道。
\t朱平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做什么事情他一般都不告诉他。朱平是个愣头青,做事情不计后果,就知道拳头厉害,交给他的事情几乎每次都能办砸了。
\t张平没有去,姜海波和张俊两个人见到名单直奔王明江的办公室。两个人被除名了,平日里又不是什么善茬,这个时候更不讲究什么,直接一脚就把办公室门踢开了。
\t门口,两个人气势汹汹地望着他。
\t王明江慢慢地合上报纸,看了他们两个一眼,问道:“有事吗?”
\t“姓王的,我他妈哪儿得罪你了,你就把我除名了?”张俊没好气地道。
\t“王局,我上次塞给你一个红包,你是严厉的把我拒绝了,怎么着嫌红包少啊?我给你加厚点呗!一声不吭把老哥除名了今后老哥一家喝西北风去?告诉你我活不下去你就别想活舒坦了,我天天来闹腾,恶心死你我!”姜海波大大咧咧走了进来,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晃悠着。觉得年纪比他大,气势上要压制他一下。
\t面对来闹事的人,王明江笑了笑,起身道:
\t“两位,改革是我一到局里面就在全局会议上提出过,你们不思悔改,不注重提升个人素质,劣迹斑斑,这时候被除名后悔也晚了,要怨只能怨你们自己不争气。”
\t张俊冷笑道:“你这是打击报复。”
\t姜海波说:“昨天市长在会上提出改革是错误的,你今天就发布除名名单,这明显是政务部门对着干。你这个方案最后也不能算数,我要抗议你的行为。”
\t王明江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悉听尊便。”
\t“走,我们找朱县长去反应一下。”
\t“走,去上访去。”
\t两人瞪了王明江一眼,摆明自己态度要上访了,这就是要和他纠缠到底了。
\t王明江则不动声色看着他们走出去,轻轻地关上了门继续看报纸。
\t楼下乱糟糟的。
\t那些被分流除名的人最终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十多人的队伍出了院子,向着县府的办公地走去。
\t警察局都闹成这个样子上街维权去了,这对于丰水县城的老百姓来说真是新鲜事。
\t王明江站在窗户前,手里拿着一个玻璃杯,看着他们离去。
\t他无动于衷,这些他早在名单没有发布时候就有了心里准备。
\t让他们闹去吧!他问心无愧。
\t想要队伍走的快,走的稳,就得这样干!
\t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有个优胜略汰竞争机制。
\t即使是一群羊,等到冬天的时候,牧场主人都会把一些老弱病残或者杀或者卖出去,不清理出去它们是挺不过严酷寒冬的,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t同样的道理人也一样,不清理害群之马队伍就会乱,何谈走的快走的稳!
\t去上访的人走了大概半个小时。
\t就听到院子里滴滴声,似乎来了很多车。
\t他看了看手表,正好是早上九点半。
\t再次走到窗户前看了看。
\t院子里陆陆续续进来了很多车。
\t为首的是朱县长的车打头阵引路;后面跟着的是绛州市车牌号002的标识,这是市长的车来了;随后是市局的车,看车牌号应该不是刘琪爽,应该是市局的政委;再后来就是市人大,县人大的车;在后就是人民代表的车,这些车都是豪车,来的代表都是有钱有势的人。
\t一行大概有二十辆车,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县局大院,大有兴师问罪的感觉。
\t有人敲了敲门。
\t王明江淡然地说了声:“进来。”
\t刘苗推开门走进来:“王局,头头脑脑门都来了,您出去迎接一下吧?”
\t“当然去。”他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走了出来。
\t楼道里空无一人。
\t在家的几个常委都已经下楼迎接去了,就等着他了。
\t他走下楼,迎接的队伍中间那个位置给他留着。
\t车队停了下来,并没有人开车门。
\t而是停了那么三分钟时间,似乎市长在讲电话耽误了。
\t三分钟过后,所有的车门几乎同一时间打开,蔚为壮观,出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士。
\t众人簇拥着市长走了过来。
\t王明江带着队伍迎了过去。
\t走到市长跟前,他平静了很多,脸上甚至浮现出了笑容。
\t“市长,我是王明江,感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我局指导工作。”
\t市长淡淡地和他握了握手,同样,脸上笑容满面,春风得意:
\t“明江啊!早就听说过你,这次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小伙子不错,不错啊!年轻有为。”
\t王明江双手握着他的手,很是亲密。
\t两人见面场合和谐,完全没有众人想象中的枪炮味。
\t张费在旁边不得不对王明江恨的咬牙切齿,心道:“王明江果然够阴险,都把市长气的快晕过去了,一回来就一意孤行,不理会市长昨天讲话的内容面上还客客气气,可见此人心有多深了。”
\t“市长,昨天我不在局里面,今天一定要聆听您的教诲,认真做好工作。”
\t市长风趣地说:“好啊,那我就再把昨天说的内容讲一遍。”
\t一时间,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t随后,和其他局里面的人一一握手寒暄了一下
\t市长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台阶。
\t第二个迎接的人是朱县长。
\t朱县长没和他握手,脸色严肃:“王明江,你就给我瞎折腾吧,我问你,那个名单是怎么回事儿?”
\t“朱县长,一会儿我在会上和您解释。”
\t朱县长用手指点着他:“好,我就等这个解释。”